新華社西安5月10日電(記者陳晨)移動互聯網和無現金支付方式愈發普及,給生活帶來便利,也隱含著一定風險。陜西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10日說,通過對近年來發生的電信網絡詐騙案的分析來看,網絡購物冒充客服類詐騙、機票改簽類詐騙、冒充領導和熟人類詐騙等三類案件數量有所上升,提醒群眾擦亮眼睛、加強防范。
陜西省公安廳10日通報了公安機關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情況。從去年9月到今年4月底,陜西全省共破獲電信詐騙案件165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92名,止付涉案資金3.0895億元,凍結金額6.1337億元。
陜西省公安廳刑偵局副局長楊永登分析了三類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作案特征。以“網絡購物冒充客服類詐騙”為例,不法分子通過微信或其他網絡社交工具,以兜售低價商品為誘餌,待當事人支付購物款后,就將當事人拉黑。或是冒充電商平臺客服人員,以商品出現異常需要退貨為由,發送虛假鏈接或二維碼,在不知不覺中將被害人銀行卡中的錢款轉走。
“電商平臺的絕大多數退、賠款都是從購物人支付的賬戶中原路返回,不需要在其他社交軟件中操作,更不會要求購物人以掃碼、點擊鏈接、提供銀行卡密碼、短信驗證碼等方式收回退款。凡是出現這些不合理要求的,群眾都要高度警惕。”楊永登說。
在“機票改簽類詐騙”中,不法分子發送短信或打電話聯系當事人,以飛機因故不能起飛為由,要求當事人改簽機票,或提出賠償、退款,引誘當事人提供銀行賬戶等信息實施詐騙。而在“冒充熟人領導詐騙”一類的案件中,詐騙者冒充當事人的領導或親友,以自己手頭緊或需要疏通人際關系等各種理由借錢,要求被害人轉款。
楊永登提醒,群眾投資理財、網上購物、網上交友婚戀,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凡是涉及資金問題,務必保持清醒頭腦,多和家人、朋友商量,也可向公安機關咨詢。一旦發現被騙,須第一時間到公安機關報案。
?
?
相關鏈接:
海南省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五一”小長假謹防三類騙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