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促的集合號聲打破了大興安嶺這片原始林海一角的寧靜,這里的每個人都知道,大火又來了。
“像這樣的進林巡護訓練,我們基本上每周都會進行一次。”帶上專業的滅火、救援機具,內蒙古森林消防總隊大興安嶺支隊奇乾中隊的指戰員再一次走進原始森林,演練與實戰過無數次的場景再一次出現。
奇乾位于中國版圖的“雞冠”頂上,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市莫爾道嘎鎮。這里是原始森林的腹地,奇乾中隊就駐扎在這片茂密的森林里。
奇乾中隊組建于1963年,距離最近的城鎮150多公里,不通電、不通郵、手機常沒有信號,被稱為“林海孤島”。目前中隊有指戰員42人,擔負著北部原始林區95萬公頃原始林防火滅火任務,每逢森林防火滅火緊要期,消防指戰員需全天24小時戰備。
中隊長王德朋告訴記者,進林巡護就是對管控區進行巡查踏查。“可以踏查地形、植被以及水系的特點,同時對外來人員可能發生的意外進行救援。”王德朋說,像大興安嶺原始森林林區如果有人隨便進入,十分危險。
防護頭盔、防護手套、風力滅火機……每次有火情時,指戰員在接到命令后需要在3分鐘之內全副武裝,集結出發。“每次打火隨身裝備就有15公斤左右,打火時加上打火工具,最高負重能達到50公斤左右。”王德朋說。
記者了解到,這些防護裝備,都是由阻燃、輕便、耐高溫、高硬度的材料組成,最大限度的保障指戰員不受到傷害。
消防員們除了要面對盤根錯節的樹木和如沙發般柔軟的草甸子,“草爬子”也是重點防范對象。“草爬子”學名蜱蟲,這個不起眼的小蟲子只要叮上人,就會吸血把自己脹大,同時分泌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病毒,因此讓人談“蜱”色變。
據了解,每位森林消防員在入伍之前都需要注射腦膜炎疫苗,并且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注射一次。因為在入林訓練以及滅火時,他們被“草爬子”叮咬的幾率很高。
寒冷同樣是奇乾森林消防員面臨的挑戰,這里每年有4個月大雪封山,-58℃的歷史最低溫是這里的一個標識,年平均氣溫-3℃,無霜期僅70天。
2個多小時2萬多步的日常巡護對于指戰員最多算是“熱身”,事實上,每次有火情,指戰員們都會星夜兼程,在無路可走的林子里追趕火線,背著滅火機具和裝備物資,轉戰一個又一個山頭。
“我記得有一次連續走了三天兩夜,實在走不動了就休息幾分鐘繼續走,我們都習慣了。”消防員胡首如是說。
“相對于白天來說,我們大部分人喜歡夜間行動,因為白天走看到的都是枝杈交錯的原始林,晚上視線所及只有手電筒照的那一片,感覺沒那么累。”王德朋笑著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