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在全國首創設立“候鳥”人才工作站
借智“候鳥” 助力自貿區自貿港建設
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給海南帶來了豐富的“候鳥”人才資源。據不完全統計,每年休閑度假的“候鳥”高達100多萬人,與其他省份相比,海南不僅“候鳥”人數多,而且其中不乏各類高層次人才。
海南建設自貿區、自貿港最突出的短板,最緊缺的資源是人才。“候鳥”人才已成為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的重要人才補充,在發揮“候鳥”人才作用方面,海南已率先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路子。4月11日上午,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二批制度創新案例出爐,其中就包括全國首創設立“候鳥”人才工作站。
“候鳥”人才工作站是海南獨有的“候鳥”人才特色品牌。在總結近年“候鳥”人才工作經驗基礎上,2019年初,我省制定出臺《海南省“候鳥”人才工作站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對“候鳥”人才工作站建設和管理作出規范,比如,明確“政府引導、單位建設、人才參與、市場運作”的建站原則,明確提供場所、人員、制度、經費以及服務項目等方面的條件,為“候鳥”人才工作站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為全省一體化、標準化、網絡化的“候鳥”人才服務品質夯實基石。
在全省政策支持下,各市縣、各領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產業園區、城市社區、鄉鎮街道、物業小區、企業等載體,靈活建設40多個各類“候鳥”人才工作站點,全省已成遍地開花之勢。
“候鳥”人才工作站通過宣傳人才政策、促進供需對接、積極開展活動、精準服務保障,集聚“候鳥”人才能力不斷增強,聚集“候鳥”人才規模不斷擴大。僅澄邁康樂美“候鳥”人才工作站一個站點便挖掘聯系各類“候鳥”人才2000多人。另外,“候鳥”人才利用原有的工作基礎,通過平臺、項目、活動等吸引凝聚其他“候鳥”人才,形成抱團發展的良好趨勢,比如南繁育制種基地每年有近800個團隊近萬人前來開展育種工作。
據省委人才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各市縣、各部門推薦的基礎上,我省2019年首次評選出10家海南省“候鳥”人才工作站,并給予建站經費支持,在全省人才大會上進行授牌。同時,建立績效考核機制,每年對這些站點運行與發揮作用情況進行績效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給予相應獎勵激勵,通過重點打造“候鳥”人才工作站樣板工程,激勵帶動全省各領域“候鳥”人才工作站建設。
據不完全統計,我省僅省級層面,教育領域已使用高層次“候鳥”人才313人,醫療衛生領域202人,科技領域297人,文化社科領域80人,全省已聯系掌握的“候鳥”院士171位,這些人才已成為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重要人才補充。
名詞解釋
“候鳥”人才工作站
在省級政策支持下,我省在部分“候鳥”人才集中地設立人才工作站,為“候鳥”人才和用人單位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候鳥”人才工作站以“政府引導、單位建設、人才參與、市場運作”的建站原則,以宣傳“候鳥”人才政策、搭建供需對接平臺、過好“候鳥”黨員組織生活等內容為基本職能,為“候鳥”人才開展各類服務活動。
?
?
相關鏈接:
海南五指山市簽訂“候鳥”人才合作協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