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記者孫琪 宋美黎)五月初,在清華大學校園里,一場國際文化節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年輕人。韓國留學生用烤年糕招待排著長隊的食客、印度留學生用染料在參與者的手臂上繪制海娜手繪……
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正式開幕,實際上,亞洲文明之間的對話每天都在清華園里上演。目前,在清華大學,有來自128個國家的近3800名國際學生學習和交流,這是世界文化交融的一個縮影。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掩映在一片茂密的竹林中,清風穿過中式風格外觀的樓宇,處處可見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碰撞。2019年是蘇世民項目成立第六年,也是招生的第三年,約80%為國際學生。
據學院介紹,目前書院的亞洲學生比例約為三分之一,多元文化是蘇世民書院一種與生俱來的“基因”。蘇世民書院的學生被稱作“學者”,了解中國是永恒的研究課題?!傲私庵袊辉偈沁x修課,而是核心必修課?!表椖縿撌既?、黑石集團主席蘇世民說。
在蘇世民書院,中外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交流,關于文明的對話,在這里從未落幕。來自印度的康翊從小在印度孟買長大,從哈佛大學畢業之后來到蘇世民書院攻讀公共政策方向的管理學碩士學位,他也在中國尋找著讓中國醫療保健公司在印度拓展業務的機會。他告訴記者,中國和印度有著許多共同點,也有許多可以相互借鑒和學習的地方。他是來自印度的使者,讓他的祖國印度和中國緊緊“擁抱”在一起。
在蘇世民書院的課程中,《中國社會實踐》是每位蘇世民學者津津樂道的課程?!拔覀兺ㄟ^社會實踐課程了解了中國社會的運行機制,成都醫學城的醫療設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在成都的實踐讓我明白中國是如何在醫療衛生基礎設施方面努力的。另一個讓我感興趣的課題是高鐵網絡是如何高效運行的?!笨雕凑f,“當然,我在中國不僅僅是學習和旅游,中國人民謙遜、溫和、友好,讓我和他們成了朋友?!?/p>
這場全年無休的文明對話還進行在蘇世民書院“大咖”的講座和活動中。據介紹,這里平均每年要舉辦數十場講座、活動。印度中央廣場基金會創始人兼主席阿希什·達萬,亞投行環境與社會資深顧問斯蒂芬·林特納,馬來西亞慈善家、威利控股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黃榮盛都曾在這里分享智慧,對話學者。
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絲綢之路青年學者資助計劃信托基金協議》成為會議成果之一。中國將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設立第一個社科領域國際學術資助項目,中方提供100萬美元資助35歲以下各國青年學者進行絲綢之路學術研究和交流。在未來,將有更多青年通過教育之橋走近中國、了解中國,在開放包容的環境中深刻認識各種文明的價值,成為促進亞洲文明交流發展的傳承者、踐行者。
康翊說,亞洲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寶貴財富,在亞洲文化中有很多特點共生共融?!拔覀兌己芮趧?、團結,對社會改革和進步抱有積極態度。我們重視家庭,重視彼此之間的關系,這些都是亞洲文化對世界的意義。”(完)
?
?
相關鏈接:
為什么這么多“清華”幼兒園
“沃爾沃汽車杯”第十一屆清華EMBA網球團體邀請賽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
清華修訂學生紀律處分管理規定 論文抄襲可開除學籍
北京市中小學生籃球冠軍賽清華附中獲雙冠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