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5月17日電(記者熊金超、馮國棟)17日,在“2019國際航聯世界飛行者大會”開幕前夕,武漢漢南機場一片繁忙。
來自各國的飛行選手正在做起飛前的最后調試。來自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的工人師傅們也正爭分奪秒,確保這場體育盛會能用上安全、可靠、高效的“智慧電”。
世界飛行者大會定于5月18至21日在湖北武漢漢南通用機場開幕,屆時將有560架飛行器參展。260架飛機搏擊長空,為觀眾表演“藍天上的舞蹈”。
這場國際飛行盛會對供電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據了解,為本次世界飛行者大會新架設的用電線路共有2.6公里,新增的供電設備有15處。
供電工人師傅們不僅要確保漢南通用機場航空指揮塔臺的雷達、通訊設備的供電穩定性,還要解決560多架飛機檢測儀器、維護工具所需要的用電;同時,大功率廣播系統也要確保萬無一失。
在供電調控現場,國網武漢市漢南區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展示了當前國內外大型體育賽事的保電“黑科技”。
值班員李紅松輕點鼠標,數十處架設在遠程供電設備上的高清攝像頭將實時圖像傳輸到指揮中心的大屏幕。
“在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活動時,通過這種遠程可視自動化終端設備,供電人員無須深入到賽場內部進行人工巡檢,更不會干擾比賽,遙控操作更加便捷。”李紅松說。
“這是11輛供電巡查車目前所處的位置。”供電調控中心負責人于晶指著屏幕上11個閃動的紅色亮點說。
原來,在場外巡檢的車輛安裝了車載定位和網絡終端。這讓現場監控與遠程指揮有機結合起來,實現“點對點”實時互動。
據了解,在以往大型體育賽事中,一旦供電發生短路故障,整條線路都會受牽連,必須斷電搶修,耗時又費力。 在AI科技的幫助下,這種傳統的“人海戰術”正在發生改變。
于晶說:“這套智能供電系統最大的亮點在于具備了類似于人類大腦的AI人工處理能力。”
當供電系統突發故障時,配網自動化系統能夠自動判斷故障區域,根據預設的策略自動隔離故障點,迅速恢復非故障區域供電。前后用時約20秒。 同時,這套智慧供電系統還能顯示距故障點最近的檢測車信息,便于后方指揮人員調度搶修。
借助“震蕩波”“地電波”等新的檢測技術,供電人員還能“透視”設備內部,發現那些潛藏在設備內部和絕緣層下面的潛在用電隱患。
“之前要辦好類似這種規模的賽事,需要百余人參與保電。在人工智能幫助下,這次只調用了60多名供電工人。省力的同時也更加省時。”于晶說。
?
?
相關鏈接:
國際航聯全力支持海南發展所有航空體育項目
李秀領會見國際航聯主席 海南會是世界飛行者向往的天堂
國際航聯主席:海南會是世界飛行者向往的天堂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