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瓊海博鰲鎮率先在全市實現農村污水處理全覆蓋
生活污水全進網 化為清流再入海
“真想不到,這片花園般的綠地下竟是一個生活污水處理站。”5月22日,在瓊海市博鰲鎮的沙美村,來自湖北的游客王進茂剛入村,便被村道旁的一片綠地吸引了。
草兒猛長,花兒綻放,王進茂眼中的這片綠地風景優美,生機勃勃。如果不是綠地旁樹立著醒目的沙美村生活污水處理站項目公示牌,他絕不會把它與臭烘烘的生活污水聯系起來。
“這是沙美村最大的生活污水處理站,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80噸。”沙美村駐村第一書記鐘澤璐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這個生活污水處理站深入地下10多米,“居民的生活污水通過污水管道聚集到這里,經過微生物降解、截留、吸附、過濾、沉砂等一道道工序后,達到無害化排放標準,再排入村內的紅樹林生態濕地,最終化為清流入大海。”
從外表上看,沙美村生活污水處理站更像一座花園。“通過深埋入地的方式,能夠減少占地面積,節約土地資源。”鐘澤璐說,污水處理站建設完成后,又通過對地表進行風貌建設,使其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也可以說這里就是一座花園。”
像這樣的生活污水處理站,沙美村一共有4個。“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135噸,覆蓋了全村301戶1075人。”鐘澤璐說,2018年4月生活污水處理站建成后,全村人的洗滌用水、廚房用水以及糞便污水都集中通過污水管道排放到生活污水處理站。
據介紹,沙美村生活污水處理站總投資644萬元,分別采用2種技術工藝,一種采用MIO微動力+砂濾組合處理工藝,一種采用A2O工藝,處理后水質均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其中還運用了智能化遠程管理技術,具有定時采集上發、自動報警等功能,能自動發送負載累計運行時間統計及數據給維護人員,以便及時處理故障。
“有了這個生活污水處理站,我們家廚房用過的水就有了合適的去處。”在沙美村內經營餐廳的村民王挺亮說,以前大家把洗滌和廚房用過的水直接倒在路面上,又臟又臭,“現在生活污水都統一集中處理,村里路面整潔了,空氣也清新了,生活環境比以前好得多。而且游客越來越多,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在70歲的沙美村村民何廉敏看來,村內的生活污水處理站不僅改善了生活環境,還給他省下了一大筆錢,“如果自家建設一個2立方米左右的三級化糞池,需要花費3000多元,這可不便宜。”
在博鰲鎮,農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早已不是一件新鮮事。博鰲鎮鎮長王維浩介紹,2018年博鰲鎮投入約1.62億元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了全鎮16個行政村150個自然村的污水管網連片整治工程,也成為瓊海市首個實現行政村生活污水全收集處理的鎮。
“村民對生活污水處理站的期待很高。”博鰲鎮北山村黨支部書記陳俊才介紹,今年5月份,北山村12個污水處理站全部完工,覆蓋全村321戶1466人,污水凈化后將進入濕地,“這將改變大家的生活,以往向低洼地自排污水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
“臟兮兮的生活污水進入處理站,出來的水清澈見底,我們大家都覺得很神奇。”博鰲鎮朝烈村村民鐘可權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村內生活污水處理站已先后處理生活污水1.38萬余噸,經過凈化后的水被排入村里的大水塘,再通過農灌溝導入農田灌溉,“我們都親眼見過了,這個水沒問題,不用擔心農田會受污染。”
在推進污水處理站建設過程中,博鰲鎮政府重視因地制宜,通過將生態濕地納入污水治理體系,減少建設與運營維護成本,同時兼顧風貌管控,大力推動污水處理站花園式建設,使污水處理站成為村莊整體風貌中的一部分。
據悉,瓊海市農村污水治理項目已全面啟動,249個農村污水治理項目將覆蓋全市13個鎮(區)的86個行政村,共315個村民小組,其中已建成項目超過180個。
“這次來瓊海旅游收獲滿滿。”看著沙美村山清水秀的優美風景,王進茂感慨頗深,“瓊海把生活污水處理站都建成了花園,我相信這里的生態一定會越來越好。”(本報嘉積5月26日電)
?
?
?
相關鏈接:
海南開放10處環保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 社會公眾可預約參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