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選舉投票站出口民意調查顯示,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所屬的共和國前進黨不敵瑪麗娜·勒龐率領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
勒龐26日要求解散法國議會,尋求鞏固勝局;得票率不理想的法國共和黨遷怒馬克龍,認定總統把歐洲議會選舉塑造為共和國前進黨與國民聯盟的對決,促使選民進一步拋棄共和黨等傳統政黨。
【極右翼得意】
據26日發布的投票站出口民調,國民聯盟得票率大約24%,領先共和國前進黨1至1.5個百分點。
勒龐認定,這一結果是“國民的勝利”,敦促提前舉行議會選舉,宣稱這次歐洲議會選舉是法國民眾對“馬克龍政策以及他個人”的公決。
勒龐在2017年總統選舉中不敵馬克龍。她和馬克龍連續幾個月來把歐洲議會選舉描述為對歐洲聯盟不同見解的對決。
馬克龍支持更加強大的歐盟、倡導歐洲一體化,而勒龐反對移民、主張“歐洲聯盟自然轉變為歐洲國家聯盟”,以更好管控邊境、維護國家金融主權。
歐洲議會設751個議席,法國可分得74席,僅次于歐盟成員國中人口最多的德國。國民聯盟有望比共和國前進黨多占一席。
【執政黨認輸】
法國政府26日拒絕解散議會、提前舉行議會選舉的提議。
總理愛德華·菲利普承認失利,同時尋求重振旗鼓:“如果你在選舉中(得票率)居第二位,那就不能宣稱勝利。現在是行動起來的時候,因為法國民眾最終只會憑借一件事評判我們,那就是(選舉)結果。”
馬克龍本人沒有回應選舉結果。一名總統助手說,國民聯盟在本屆歐洲議會選舉的表現不及2014年,當時得票率為25.9%。
自去年11月中旬以來,“黃馬甲”每周末出現在首都巴黎等法國城市的街頭。示威者最初要求下調燃油稅,不久轉移焦點至馬克龍的經濟和社會政策。馬克龍陷入就任總統以來最大政治危機,民意支持率跌至最低點。
法國《費加羅報》一篇評論文章寫道,一些人把這場選舉視為對馬克龍個人的評判,想要懲罰馬克龍的選民轉而投票支持國民聯盟。
【傳統政黨怒】
出口民調顯示,歐洲生態黨-綠黨在歐洲議會“法國站”獲得13.4%的選票,而老牌右翼政黨共和黨得票8.5%,由前任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領導的左翼傳統黨派社會黨得票6.2%至6.7%。
共和黨是法國議會主要反對黨,走出過前總統尼古拉·薩科齊。黨主席洛朗·沃基耶責怪馬克龍在競選階段把歐洲議會選舉塑造為執政黨與國民聯盟之間的對決,進一步減少了選民對傳統黨派的關注。
總理菲利普談及共和黨和社會黨的選情時說,歐洲議會選舉結果進一步說明法國原有政治體系“不復存在”。
在《費加羅報》資深記者吉洛姆· 塔巴爾看來,歐洲議會選舉是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的“余震”,法國政治版圖重塑因馬克龍代表的中間派崛起而開始,迄今沒有結束。自總統選舉以來,社會黨一蹶不振,這次輪到共和黨失去有力反對黨的地位。
【打擊不致命】
法新社判斷,歐洲議會選舉失利對馬克龍構成“象征性打擊”。
一名要求不公開姓名的愛麗舍宮幕僚告訴法新社記者,馬克龍政府不會因為歐洲議會選舉結果而改變政策,將深化一系列改革,包括為中產階級減稅、改革養老金和失業津貼體系。
作為歐盟的監督、咨詢和立法機構,歐洲議會是歐盟核心機構之一。
一名消息人士說,馬克龍依舊期望在歐洲議會內部結成“親歐派”聯盟。“在歐洲層面,總統依舊在籌劃組建‘大聯盟’。這股力量可能是新一屆歐洲議會的關鍵。”
在巴黎政治學院政治研究中心分析師扎基·萊迪看來:“一些人所預言的馬克龍遭受毀滅打擊沒有發生。國民聯盟取得不錯成績,但不及五年前驚人。”
勒龐所領導的國民聯盟能否在歐洲議會“成氣候”,要看她能否推動結成疑歐派政黨“大聯盟”。
波蘭法律與公正黨因為看不慣勒龐的親俄羅斯立場而拒絕結盟;匈牙利政府先前說,由總理歐爾班·維克托領導的右翼政黨青年民主主義者聯盟不會支持“疑歐派”陣營。(杜鵑)(新華社專特稿)
?
?
?
相關鏈接:
青少年近視率不斷攀升 法國政府機構下達手機禁令?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