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舉行以來,中非經貿合作向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在國務院新聞辦4日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2018年中非貿易額達到2042億美元,同比增長20%,中國已經連續十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
圍繞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全面落實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十大合作計劃”,以及抓緊落實論壇北京峰會“八大行動”,錢克明表示中非貿易合作穩中向好,貿易結構也持續優化,其中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對非出口金額占我國對非出口總額的56%,中國自非洲的非資源類產品進口也顯著增加,2018年我國自非進口同比增長32%,其中農產品增長了22%。中國與毛里求斯正式結束了自貿協定談判,可以說貿易領域制度性安排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基礎設施合作方面也是亮點紛呈。據錢克明介紹,中國企業積極參與非洲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在軌道交通、港口、航空、電力等領域實施了一大批重大項目,為非洲互聯互通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也帶動了中國的技術、裝備、標準和服務加快走進非洲。“我們還積極引導中國企業向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模式轉型,增強項目的造血功能,減輕項目國政府的財政壓力。”錢克明說。
產業投資則邁向深度融合。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在非洲設立的各類企業超過了3700家,對非全行業直接投資存量超過460億美元。錢克明表示,目前境外合作區已成為中國對非投資重要依托,推動中國對非產業鏈整合投資加快增長,形成了制造裝備、輕工紡織、家用電器等多個產業群,大大提升了當地工業化水平、產業配套和出口創匯能力。
在新興合作領域,亦是方興未艾。據錢克明介紹,中國金融機構已在非洲設立了十多家分行,南非等8國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此外,中國還與贊比亞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與摩洛哥等4國簽署了本幣互換協議。跨境電商合作等新業態合作也快速增長,阿里巴巴與盧旺達政府宣布共同建立非洲首個世界電子貿易平臺,與盧旺達等國建立電子商務合作機制也正在商談中。(記者孫冰潔)
?
?
相關鏈接:
【“一帶一路” 共贏之路】“一帶一路”促進中非金融貿易互通·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