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至13日,江西南昌,在這片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紅土地上,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就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和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謀篇布局。會議指出,人民法院訴訟服務工作進入了系統性、整體性、重塑性改革階段,改革重點從聚焦硬件建設、軟件升級、制度完善、功能擴展向重塑訴訟格局的全方位改革拓展,改革范圍輻射法院工作各領域、各環節。
為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司法需求,讓法院回歸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后一道防線的定位,全國各級法院將通過訴前多元解紛和立案后“分調裁審”,加快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加強糾紛源頭治理、多元治理,實現大量案件在訴訟服務中心一站式快速解決。
不能把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和立案登記制對立起來
在浙江,舟山市普陀區人民法院打造“黨委領導、關口前移、一站解紛”的縣域糾紛解決模式,實現訴調力量一站式整合;在江西,“聯村共治、法潤鄉風”的“尋烏經驗”,實現矛盾糾紛的源頭治理;在北京,房山區人民法院“多元調解+速裁”模式有效分流化解各類糾紛;在福建,泉州市泉港區人民法院聯合區政府成立“行政爭議調解中心”,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共同化解行政爭議……
面對日益繁重的審判執行任務,各級法院以新思路破難題、解新題,持續深化“分調裁審”機制改革,加快健全符合訴訟規律、滿足群眾需求的糾紛解決新模式,更好實現源頭解紛、分流提速、簡案快審、繁案精審。2018年,全國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通過調解、速裁、快審方式結案超過300萬件。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的“中國經驗”正日漸成熟,人民法院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的司法為民創新發展之路。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會不會與立案登記制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針對這個疑問,座談會上特別強調,立案登記制改革受到中央充分肯定和人民群眾歡迎,成果來之不易,必須堅定不移鞏固深化。要在充分保障當事人訴權基礎上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決不能因為案件增多、審判壓力增大就走回頭路,出現“不立案”“限號立案”等問題。要暢通立案登記渠道,對訴前調解不成的案件,及時立案辦理,做到能調則調、當判則判、調判結合、案結事了,各級法院必須以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法律負責的態度持之以恒全面落實立案登記制,決不能讓“立案難”問題反彈回潮。
此外,記者了解到,為了將“分調裁審”機制改革與其他改革協同起來,最高人民法院正配合中央政法委爭取立法機關授權,就擴大小額訴訟程序適用范圍、優化司法確認程序適用、擴大獨任制適用范圍等開展試點。
全國法院訴訟服務指導中心信息平臺本月上線
24小時自助法院、電子閱卷室、導訴機器人、訴訟輔導機、訴訟風險評估機、便民服務自助終端等設備已成為大多數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的“熟面孔”。在科技創新引領下,人民法院全面促進訴訟服務工作與現代技術深度融合,以互聯網思維、信息化手段、大數據技術推動訴訟服務智慧升級,讓訴訟服務中心成為快速解紛的一站式“門診部”。
“最高人民法院和各高級人民法院都要建立訴訟服務指導中心信息平臺,實現對全國法院訴訟服務工作的科學統籌。”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負責人錢曉晨說,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建設全國法院訴訟服務指導中心信息平臺,平臺將設在訴訟服務中心,主要圍繞多元化解、立案服務、分調裁審、審判輔助、涉訴信訪五方面,依托訴訟服務大廳、訴訟服務網及移動終端、12368訴訟服務熱線等載體,以訴訟服務規范性文件為基礎,以信息化為支撐,建設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
平臺在推進目標上,旨在將解紛資源匯聚線上,實現在線咨詢、調解、司法確認、訴調對接一站式服務;在立案服務方面,將建立全國法院跨域立案接入平臺和應用標準,明確跨域立案工作機制和流程,實現集約管理、數據共享和實時監督;在“分調裁審”方面,優化速裁快審程序和審判資源配置;在審判輔助方面,創新送達、鑒定等輔助事項集約化辦理模式;在涉訴信訪方面,提升四級法院聯動化解信訪案件的能力和效率。
按照規劃,平臺擬于6月底上線,7月上旬完成平臺賬號開通和培訓工作,7月下旬完成各省份數據上報工作,12月底具備全國法院數據接入能力和數據校驗能力,對全國法院多元解紛和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進行較為客觀的呈現。
長三角地區法院今年年底率先實現跨域立案
二維碼快速立案、網上立案、跨域立案、材料收轉、電子送達,會場旁邊,江西法院依托“轉發E中心”實現全流程服務的展臺引人注目。
江西法院“轉發E中心”并非孤例:山東法院推動訴訟服務向網上轉移,中基層法院普遍設立自助服務區,打破8小時工作限制,當事人可自助辦理立案、交費、信息查詢、文書打印等25種業務;天津法院推進全市轄區內跨域立案,依托法院自助服務一體機和訴訟服務網,打造京津冀半小時立案圈;貴州27個中基層法院開通訴訟服務App,12個法院開通手機網上立案和訴訟費繳退,推動訴訟服務向移動終端拓展;浙江微法院集群依托微信為社會公眾和當事人提供30多項訴訟服務,實現訴訟服務事項跨區域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跨部門協同辦理……
截至目前,全國84%的法院開通了網上立案服務,2018年網上立案超過240萬件。全國32%的法院提供了省內跨域立案服務,2018年跨域立案超過12萬件。與2015年相比,全國法院訴訟服務大廳面積增加71.5萬平米,80%的法院建成集“廳、網、線”為一體的訴訟服務中心。信息化讓訴訟服務變得觸手可及,讓人民群眾對司法公開和司法效率的期待有了實現路徑,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更加直接、更加實在。
錢曉晨坦言,盡管取得一定成績,但還存在網上立案應用效果有待提高、多數地區未能提供跨省的跨域立案服務等現實問題。
為此,最高人民法院表示,要加快推進跨域立案訴訟服務改革,以實現跨域立案為突破口,推動跨域訴訟服務全面鋪開,推動實現訴訟事項跨區域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切實解決好異地訴訟不便等問題。
針對網上立案和跨域立案,最高人民法院在座談會上提出階段性目標:2019年,長三角地區法院要100%實現轄區內及跨省級行政區跨域立案;2020年,全國各地區網上立案開通率要達到100%,跨域立案法院覆蓋率要達到100%。
與此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還將通過提高訴訟服務智能化水平,發揮信息技術對訴訟服務的放大、疊加和倍增作用,致力于提供包括網上立案在內的一站式電子訴訟服務,建設覆蓋全業務全流程、融合大數據分析功能的訴訟服務平臺。(記者 張晨)
?
?
相關鏈接:
浙江立案查處484家危化品企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