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三道”貫通還景于民 海口灣將迎來蝶變
項目計劃10月1前完成示范段建設,12月31日完成示范段景觀建設
海口灣暢通工程規劃設計圖。
面朝蔚藍大海,背倚繁華城區,海口灣即將迎來全新蝶變。當前,海口灣暢通工程進展順利,將實現漫步道、跑步道、騎行道“三道”貫通,打造優質濱水公共開放空間,設置多樣化公共服務設施,彰顯海口文化魅力和歷史底蘊,實現還海、還岸、還景于民。該項目計劃10月1日 前完成示范段的 “三道”貫通,12月31日完成示范段景觀建設。
記者 鄺曉霞
完善城市網絡 激發城市活力
“未來,可以一路沿著海岸線漫步,飽覽美麗的濱海景色,想想都覺得很美妙。”6月15日清晨,在世紀公園,市民李永訊呼吸著清晨的新鮮空氣,愉悅地對記者說。不久前得知海口灣暢通工程實施,許多像李永訊一樣的“老海口”紛紛表示期待。
海口灣及海甸溪兩岸地區,屬于海口市濱水城區的核心區域,擁有海口經濟發展及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寶貴的濱水岸線資源。過去,這一濱水區域受到房地產項目、違章建筑、公務碼頭占據等影響,導致了市民無法親水近水,影響了城市環境品質。
為提升城市品質,增強惠民指數,海口高度重視海口灣暢通工程建設,將其列入重大民生工程。今年2 月,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隊赴上海考察取經,實地學習上海黃浦江兩岸綠道貫通工作經驗,充分吸收借鑒上海先進經驗,指導暢通工程建設。
走進位于龍珠橋附近的施工現場,多臺挖掘機正在緊張作業。“我們正在進行‘三道’基層的處理,目前已處理了1000多米。”海口灣暢通工程項目經理符致鋒介紹,為了加快工程進度,每天工程人員都在加班加點進行施工。
據介紹,由于工程存在許多堵點、斷點,為了保障項目順利實施,龍華區、美蘭區分別成立專門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協調解決問題,目前這些堵點、斷點已基本打通。
海口灣暢通工程項目全長約19.6公里,將在海口灣至海甸溪南北兩岸,建設濱海濱江漫步道、跑步道、騎行道三線全線貫通,提升景觀環境,增設服務設施,全面提升濱水城市品質。項目分期實施,一期啟動美蘭區及龍華區示范段,其中美蘭區示范段約2.154公里,龍華區示范段約4.49公里,規劃沿水域岸線總長度約6.644公里。
二期則包括海甸溪北岸東起橫溝河,西至世紀大橋;海甸溪南岸東起橫溝河、西至人民橋節點公園西側,兩岸全長約7公里;三期建設主要分布在龍華區。
“10月1日前完成示范段的‘三道’貫通,12月31日完成示范段景觀部分。”符致鋒介紹,海口灣暢通工程將實現還海還岸、還景于民,帶動腹地發展,完善城市網絡,激發城市活力,彰顯城市魅力。
提高生態效益 串聯歷史遺跡
海口灣、海甸溪南北全線貫通后,不僅成為海口城市特色景觀,市民游客休閑觀光、帶動沿線旅游文化發展,還將形成完整、連貫的生態廊道。
俯瞰海口灣,美不勝收。記者 李天平 攝
“工程將注重突出生態景觀,嚴格保護生態資源,改善動植物生境,連通生態廊道,提升生物多樣性。”符致鋒介紹,在滿足防洪排澇安全要求的基礎上,擴大生態駁岸與濱水濕地的范圍,可以充分保證河岸與河流水體之間的水分交換和調節功能,對河流水文、生物具有多種調節作用,可以增強水體的自凈功能,把濱水區植被與堤內植被連成一體,起到穩定河岸提高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果的作用,構成一個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
此次項目在進行品質提升時,還將注重留住兩岸的歷史文化內涵,讓道路敘說城市歷史,串聯歷史遺跡,通過現代化設施和游人全方位互動。
據悉,海口灣暢通工程將對照建設海南自貿區自貿港標準,把海口灣打造成最美城市客廳、國際化卓越港灣、全省示范,為百姓提供綠色、開放、共享的美麗生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