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清天藍生態美 和諧宜居人歡樂
推進移風易俗 提升環保意識
記者 曹馬志
每逢“公期”,江東新區靈山鎮大炳村里的公廟是最熱鬧的地方,距離幾百米都能聽到響亮的爆竹聲。不過今年卻有些不一樣,雖然仍能聽到響亮的“鞭炮聲”,地上卻不見了燃放后的碎紙屑。
美麗的東寨港紅樹林,為鳥類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場所。 見習記者 陳長宇 通訊員 馮爾輝 攝
只聞“鞭炮”聲,不見鞭炮屑,是江東新區正在發生的新鮮事。這得益于持續推進移風易俗,村民厚植生態理念,環保意識日漸提升,文明過公期新風尚逐步走進尋常百姓家。 “過公期不放鞭炮,這在我們村還是頭一回。”靈山鎮新管村委會大炳村村民張積二說,為烘托喜慶氛圍,往年購買鞭炮在公廟前燃放是過“公期”必不可少的環節。
“煙花爆竹不能放是底線,但公期又要熱熱鬧鬧。”曾在外地打拼多年的新管村委會主任張世群了解到,有一種電子鞭炮,不僅和爆竹外觀相似,還可以高度模仿燃放聲音。為爭取村民支持,村干部和志愿者分成多個宣傳小分隊,挨家挨戶做群眾思想工作。 “新型‘鞭炮’一舉兩得,既綠色環保,還能營造熱鬧的氛圍。”張世群介紹,由于前期宣傳到位,最終燃放“電子鞭炮”過“公期”獲得了村民認可。
移風易俗背后,離不開江東新區廣大黨員的付出。“鎮委鎮政府多次召開會議部署移風易俗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文明過‘公期’工作。同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帶頭加大宣傳力度,組織鎮村干部、志愿者等人員約 1000 人入戶宣傳,發放宣傳資料 50000 份,覆蓋到家家戶戶,讓群眾從思想上發生轉變,自覺接受。”靈山鎮黨委委員王小麗說。為引導村民文明過“公期”,該鎮推廣電子鞭炮等可替代的產品,統一購買 100 多個電子鞭炮發放到各村,懸掛到公廟替代傳統鞭炮,群眾對此表示接受。
在演豐鎮移風易俗活動中,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結合各自特長,深入到各村宣傳禁燃禁放知識。符建新是省農墾老干部服務中心一名副科長,如今擔任演東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的他,利用自己的特長,耐心細致地給村民宣傳移風易俗的重要性,爭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在政府的持續倡導下,移風易俗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許多村民主動提出用電子鞭炮取代傳統的煙花爆竹,在相互間講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并就如何更好地保護環境提出意見及建議。”演豐鎮黨委委員李慧蘭說,經過持續宣傳、勸導,演豐鎮“公期”期間沒有出現違規燃放煙花爆竹及大操大辦的現象,精細守護生態,江東新區藍天白云風景如畫。
踐行生態理念 實施生態修復
生態建設 ,讓城市煥發新氣象。海口在江東新區規劃建設中,將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工程建設過程,綠色環保貫穿施工全過程,高標準建設綠色智慧建筑。
高山村富有活力的鄉村風景,讓市民游客流連忘返。 本報記者 李天平 攝
目前,美蘭機場T2航站樓主體結構已成形,項目踐行海綿城市理念,著力打造一座會喝水的新型海綿機場,刷新綠色生態“江東門戶”形象“。項目在國內一流設計機構的指導下,內外兼修突出生態環保。”美蘭機場二期擴建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T2航站樓室內東西側內庭院透水鋪裝采用火山巖鋪裝、木鋪裝和碎石鋪裝,透水鋪裝比例達 54.5%。合理采用透水地面,對雨水調蓄。在航站樓室外綠化場地,合理設置下凹式綠地,下凹式綠地占綠地面積比例達 58%,對雨水調蓄的同時,緩解市政雨水排水壓力。
作為江東新區首個生態修復工程,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生態修復工程開工以來加 快推進。為高效完成退塘還林,演豐鎮周密部署,壓實責任,成立由鎮、村 “兩委”干部、網格員及涉征7個村民小組全體干部組成的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張貼公告公示、懸掛標語等方式,讓群眾了解到退塘還林、打造綠色海岸、保護沿海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使群眾轉變為主動配合退塘還林工作。針對村莊間存在爭議地、共有地問題,工作組多次召集職能部門、測量單位及村民代表赴現場指界走點,著力解決爭端,維護村民利益。“雖然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養魚蝦,但退塘還林對保護環境好,肯定全力支持。”演豐鎮村民黃文龍說,拿到政府的補償款后,將積極轉產,讓日子更加紅火。
“退塘還林還濕不僅為當地動植物提供足夠的生存空間,更為人類保留宜居的生活環境。”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有了職能部門的積極開展 ,加上廣大群眾的 理解包容,生態修復項目必將快速推進,進而更好地守衛生態家園,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堅持以人為本 打造宜居家園
海口堅持以人為本,靶向治理痛點難點,下大力氣健全鎮村服務功能,用心打造基層便民服務“綜合體”,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在江東新區演東村,村民足不出戶,輕觸指尖,就可輕松知曉村務事,隨著“掌上村務”的運行,陽光村務公開曬家底,村民心里更有底。
隨著東寨港濕地生態修復工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來這里深呼吸。 本報記者 李天平 攝
走進演東村,綠樹蔥蘢紅花芬芳,平坦馬路四通八達,瓊北民居錯落有致,富有活力的鄉村風景撲面而來。“環境是民生,干凈漂亮村民才能住得舒服。”演東村黨支部書記符圣林說,村里充分利用空地種植樹木,推進村莊園林化、庭院林果化、道路林蔭化,大大提高綠化率。通過環境綜合整治,一處生態宜居的新農村出現在世人面前。
據了解,演東村改水、改廚、改廁、改圈成效顯著,完成率達到100%,衛生廁所覆蓋率達100%。實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農村垃圾處理模式,將垃圾納入集中收集轉運體系。村黨支部牽頭開展“好媳婦”“好公婆”“好妯娌”“衛生示范戶”“精神文明戶”“衛生示范商戶”“衛生先進村”等一系列評比,請村民做評委,形成人人講衛生,家家講文明,村村有風景的和諧面貌。
東寨港附近的民宿別致典雅,給人提供了放松身心的好去處。 本報記者 李天平 攝
為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演東村新建改造大戲臺,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并將十九大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融入節目。主動挖掘“關月娘”、瓊劇等村莊民俗文化,展示舊時農村最常見生產工具、石頭榨甘蔗和石磨等傳統農耕文化,包裝符氏文化等,有效保護村莊歷史文化。
“針對鄉村公共服務短板問題,村里下大力氣,全面升級服務功能。”演豐鎮鎮委委員林喜說,演東村社區建設采取科學合理、方便實用的原則,建設瑤城公共服務區,核心區域用地規劃面積20.12畝,建設了便民服務中心、老人日間照料中心、兒童照料中心、文化室、戲臺、符氏宗祠、室外文體活動場及便民超市等設施,將供水供氣、污水處理等設施與主城區并網。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