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子公司新產品全面凈值化
理財門檻更親民 投資范圍更廣泛
6月以來,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三家理財子公司相繼開業。至此,包括這3家已經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共有9家銀行獲得銀保監會的批準籌建,分別是工、農、中、建、交、郵儲6大國有銀行,以及光大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等3家股份制銀行。市場人士預計,目前已獲批復未成立的6家銀行有望在6月、7月密集開業。
分析認為,銀行理財子公司相繼開業,帶來的變化是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投資門檻“更親民”降至1元、投資范圍更廣泛、投資信息“更透明”。
更親民 1元理財產品問世
資管新規發布以來,商業銀行紛紛踏上資管業務的轉型之路。按照監管規定,2020年底過渡期結束后,商業銀行將不再開展理財業務,全部由理財子公司開展。目前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已經有三家。
以往絕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投資門檻也在5萬元以上。而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相繼開業,門檻降至1元的理財新產品也逐步亮相。日前,工銀理財已經上架了1元起買的理財新產品,而新開業的交銀理財也即將推出購買門檻降至1元的新產品,這意味著更多的普通投資者可以參與到銀行理財中。
目前工商銀行理財子公司——工銀理財發布了6款產品,分別為4款固定收益類和2款混合類產品。具體來看,新產品起購門檻最低1元,且產品期限普遍偏長。即使開放式產品,開放周期也在季度或年度開放一次,開放頻次相對較低。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楊慧敏認為,理財新產品設置較長期限或是由于凈值型產品的波動較大,若期限較短,或導致客戶頻繁贖回,不利于資產凈值管理。
理財子公司是獨立的主體,因此發行的理財產品,既可以在銀行母行銷售,也可以在互聯網渠道銷售,甚至會建立理財子公司自身的銷售渠道。據交銀理財總裁金旗透露,目前交銀理財已經和百度阿里騰訊等大型互聯網平臺在進行系統對接和數據標準建立,不久后,消費者也可以通過這些互聯網平臺購買交銀理財的產品。
分析認為,把理財業務從銀行剝離,成立專門的子公司來管理,使得銀行理財業務更加專業化、規范化。
交銀理財董事長涂宏表示,在過渡期結束之前,交行將保留資管中心,統籌管理全行理財業務,同時將理財業務日常運營管理職能委托給理財子公司,“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方面可以滿足監管關于理財子公司與母行風險隔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不會因為‘雙線運行’導致人、財、物等資源重復配置。”
涂宏透露,目前交行理財存量規模為1萬億元左右,符合凈值型要求的規模約2000億元,這部分理論上可以直接轉到新成立的理財子公司,但怎么劃轉,法律關系、投資合同等方面如何處理都要考慮。
楊慧敏認為,建行、工行、交行的理財子公司6月相繼開業后,預計下半年將迎來更多的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也將有更多的低門檻銀行理財產品問世。作為投資者,更需要認真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符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破剛兌 新產品全面凈值化
理財子公司的另一大看點是產品全面凈值化。長期以來,銀行以發行預期收益型產品為主,大量采用滾動發行的運作模式,信息披露不透明,普遍存在“剛性兌付”的現象。“資管新規”還規定,銀行理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因此,開業的理財子公司推出的產品全面凈值化,不再是“保本理財”。
分析認為,銀行理財子公司只能發行凈值化理財產品。對銀行理財子公司而言,凈值化管理的挑戰在于投資品種的豐富。同時,銀行理財子公司還需根據產品的形態和所投資資產的性質分別采用“市值法”和“攤余成本法”估值,凈值化產品轉型對銀行而言是一個挑戰。
涂宏表示,按照監管規定,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后,將切實履行“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職責。對銀行理財子公司而言,除公開上市的股票、債券等標準化資產外,理財子公司還可投資于未上市股權、(受)收益權等非標資產。
“這個過程相當艱巨,從理財子公司籌建之日起,我們始終圍繞監管部門關于凈值化管理的要求,建立了凈值化管理的制度;設計針對資產大類的估值方法;搭建獨立的估值模型和估值體系,強化信息披露的要求。”涂宏向記者介紹,“凈值化管理還要強大的IT系統的支撐,交銀理財在完成一期IT系統建設的基礎上正著手規劃二期IT系統,提升凈值化管理水平將是二期IT系統建設的重中之重。”
理財子公司成立后,產品創新也成為公司的發展重點。“交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將以客戶需求為中心,致力于打造覆蓋全市場、全資產、全渠道的產品體系。”交銀理財總裁金旗表示說,考慮到銀行理財客戶特點,交銀理財產品將以穩健為主要特征,投資范圍以固收類為主,把固收類產品打造為理財公司的拳頭產品和旗艦產品。同時,會根據國家政策導向和投資熱點,適時推出特色主題產品,目前已經在商業養老、科創投資、長三角一體化、要素市場掛鉤等策略上做好了儲備。
金旗透露,交銀理財將在權益類資產配置上加大探索力度,權益投資比例初期在3%左右,未來比例會逐步提升。并且交銀理財的首批產品將有和科創板主題相關的配置,讓投資者可以通過銀行理財參與到科創板領域的投資。(王淑娟)
?
?
相關鏈接:
公款理財十多年 "操盤手"如意算盤終落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