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歲月的斑駁早已爬滿橋柱,那條線卻依然清晰。線高大約1.5米,是一把上了刺刀的步槍的高度。“人比槍高當紅軍”——當地人都知道,這就是當年紅軍征兵處的等高線。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紅軍橋上的“等高線”(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9-06-18 18:29

      位于長汀縣中復村的紅軍橋。焦 艷攝

      歲月的斑駁早已爬滿橋柱,那條線卻依然清晰。線高大約1.5米,是一把上了刺刀的步槍的高度。“人比槍高當紅軍”——當地人都知道,這就是當年紅軍征兵處的等高線。

      等高線刻在一座木質廊橋上。橋在福建省長汀縣南山鎮中復村,跨過一條小河,連著千年“官道”,自古便是村里最熱鬧的地方。1929年,紅軍常常在此宣傳革命、分田分地、動員征兵,當地人又把橋稱作“紅軍橋”。

      中復村一帶,先后有2000多名子弟走過那條等高線。他們大多數直接奔赴戰場,只留下最后的背影。烈士后代鐘鳴告訴我們:這2000多人中,到達陜北時只剩10人,最后活著回到村里的,僅6人。

      紅軍長征前最后一次大規模阻擊戰,就發生在不遠處的松毛嶺。1934年9月,由紅九軍團和紅二十四師等部隊組成的阻擊力量,堅守中央蘇區東大門的最后屏障,為紅軍主力轉移贏得時間。他們的身后是長汀,再過去,就是瑞金。

      作戰動員就在橋旁的一處老戲臺。“臺上動員,臺下燒飯,剛剛參加紅軍的新兵領一碗肉,就直接上了松毛嶺,大多數都沒再回來。”在中復村長大的鐘彬彬,兒時常聽祖母回憶當年情景,印象深刻。

      “父母送兒上戰場”的故事比比皆是。一位名叫羅云然的老人,有6個兒子。前3個被他領著參了軍,都犧牲在反“圍剿”的戰場上。得知松毛嶺戰事空前慘烈,紅軍急需補充兵源,老人又把剩下的3個兒子送到紅軍橋征兵處。征兵的紅軍干部蔡信書于心不忍:“老羅,留下你的小兒子在身邊吧。”老人說:“沒有紅軍分來的田地,孩子們早餓死了。就是斷了香火,也要跟著紅軍!”

      靠著樸素的信念,就這樣筑起“血肉相連”的蘇區防線。不能參軍的群眾,抬擔架,救傷員,送補給,修工事。擔架不夠,老百姓就卸下自家門板——中復村至今還存留許多看似“別扭”的老房子,門口兩塊門板參差不齊,那是后來拼湊起的房門。磚瓦告急,蔡信書帶頭拆了自家房子,把磚瓦運上松毛嶺,供紅軍修建防御工事。85年過去,老人早已過世,老房子地基仍清晰可辨。松毛嶺上,那些曾經給老百姓遮風擋雨的磚瓦,又為紅軍戰士抵御了槍彈。

      新婚第二天,中復村賴二妹的丈夫鐘奮然奔赴戰場。臨行前,丈夫答應妻子一定會回來。一別30年,妻子盼著丈夫歸來,每年用手中的針線為丈夫做一套新衣裳和鞋子。最后等來的,是丈夫戰死沙場的消息。賴二妹給丈夫建了一座衣冠冢,把30套衣裳和鞋子放了進去。

      多年過去,鐘鳴成了中復村的紅色文化義務講解員。紅軍橋上的那條征兵等高線前,他無數次駐足,講述過往歲月。他和當地百姓給那條線取了個名字,叫“生命等高線”。

    ?

    ?

    ?

    ?

    相關鏈接:

    信仰之花永不凋零(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憶崢嶸歲月 血脈情深紅土地
    鐫刻在紅土地上的赤誠(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

    相關鏈接:
    “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鐫刻在紅土地上的赤誠(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憶崢嶸歲月 血脈情深紅土地
    信仰之花永不凋零(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顏 珂] [編輯:楊艷]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