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安樂窩引來金絲燕
三亞人工模擬山洞召回瀕危野生金絲燕
野生金絲燕在人工模擬山洞里安家。
記者 譚琦 文/圖
野生金絲燕在人工模擬山洞里安家。
“嘰嘰喳喳”的模擬鳥鳴聲,黑漆漆的模擬山洞,一排排搭建的凹槽木板……這里是三亞鹿回頭風景區內的人工模擬金絲燕山洞,這個“山洞”的搭建成功吸引了多只野生金絲燕到訪,其中幾只還在里面安家。
近日,海南省大洲金絲燕研究所在三亞鹿回頭風景區人工模擬金絲燕山洞獲得了新進展,最多時曾觀察到16只野生的金絲燕到“山洞”棲息。
16只野生金絲燕安家
金絲燕在三亞棲息的“山洞”就在鹿回頭風景區雕塑像下方的半山腰處,近100平方米的房子和普通的建筑沒有什么區別,只是屋檐下留有一個方形的小窗口,供燕子進出。“山洞”里漆黑一片,借著手電筒的光,記者看到屋頂上搭建有許多凹槽木板,一些凹槽里面已經有搭建好的燕窩。墻上懸掛的小喇叭是用來播放模擬金絲燕叫聲的,在小喇叭的旁邊還能看到些許鳥糞。
“我們就是要通過人工模擬爪哇金絲燕的自然生活環境,將野生金絲燕吸引到人工環境中來。”項目負責人、海南省大洲金絲燕研究所所長林斌稱,模擬金絲燕山洞是海南省重點研發計劃《三亞西南沿海金絲燕種群恢復與燕窩研發》的項目,自2018年10月建造以來,利用人工模擬金絲燕的鳴叫和棲息環境,吸引野生的金絲燕來筑巢,最多的時候觀察到16只金絲燕在模擬山洞中棲息,目前已經有4只金絲燕在模擬山洞筑造了2個燕窩。
在模擬山洞里,記者看到了前來“探營”的野生金絲燕,它的全身是黑褐色的,背部羽毛帶有一些灰白色。“這種金絲燕學名叫爪哇金絲燕,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瀕臨滅絕。其膠粘狀分泌物所筑的巢就是燕窩。”林斌介紹,爪哇金絲燕長度約120毫米,多數分布在我國西南部、泰國、馬來半島與中南半島等地,海南大洲島上也有但數量并不多。
三亞或可發展燕窩產業
“當時我在翻閱《本草綱目拾遺》時,發現三亞有記載燕窩的出處。”林斌根據典故里提到的玳瑁山(西島),并通過走訪了解到西島西南側懸崖上有野生的金絲燕出沒。“我們多次到懸崖上考察了金絲燕的生活環境,并錄制了它們的聲音,用來模擬山洞。”林斌說,通過筑窩、產蛋、孵化、哺育、成燕飛離,金絲燕完成一個繁殖周期后,就可以將舊燕窩采摘下來,這不會影響金絲燕種群的生存與發展。
“40萬只金絲燕可年產燕窩6000公斤,產值可達1.2億元。”林斌建議,燕窩的深加工產業有很大的市場潛力,人工模擬金絲燕山洞項目的成功,三亞也可在沿海島嶼上建造人工燕窩,進行燕窩深加工產業的探索,還能帶動大三亞經濟圈的燕窩產業發展。
除此之外,金絲燕食物源是飛蟲,每只成燕一天能捕食7000只飛蟲,這對于減少農藥使用量,保護環境有重要的生態意義。人工模擬金絲燕山洞的成功,為三亞的生態建設增添亮點,也對三亞乃至海南東西南地區發展燕窩新興農業產業有示范意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