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氣熱急診患兒增多 一些兒科醫生病倒了 超負荷工作、壓力大等原因所致 我省兒科醫生還是缺?總量不缺,但診療資源分布不均
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兒科二區主治醫師顏海峰帶傷上崗為患兒看病。
日前,海口市人民醫院貼出的一張急診兒科白天停診的通知,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因為急診患兒增多,一些兒科醫生病倒了。兩天后,該醫院從其他門診抽調人員前來“補缺”,恢復了24小時接診。
近日,記者走訪海口多家醫院發現兒科醫生超負荷工作、帶病工作的情況經常存在,有的醫生經常在高壓力下工作,患上心房早搏。
兒科醫生緊缺問題,從2016年以來就備受關注。如今3年過去了,我省采取了相應措施效果如何?“婦幼雙百”人才為何引進不來?
走訪
4名急診兒科醫生先后2人病倒
近期,我省天氣炎熱、氣溫高,各醫院小患者增多,兒科醫生超負荷工作;其中,夜間急診兒科看病的人很多。
“長期高壓狀態,感覺有點神經衰弱,睡不著覺,稍有動靜就醒了。”海口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任翼說,他從6月19日早上8點值夜班至20日早上8點,上了24小時班后,20日上午又接著坐門診,接診了40多名患兒。
其實,由于近期患者增多,任翼從6月18日就開始連軸轉,一直忙到20日下午,參加一個手足口病的診療培訓會議,他才稍微放松一下,但對于新知識的學習不能放松,要掌握手足口病預防和治療的新方向。
“晚上急診患兒多,有的可能是家長白天沒時間,晚上才帶孩子過來看急診;有的可能是晚上才發病。”任翼說,近期患兒主要是肺炎、感冒、腹瀉、手足口病等,大部分是病毒引起的,有的醫生過于勞累或抵抗力差,也容易被病毒感染而患病。
“孩子吃燒烤后有些發燒,連夜帶到醫院看一下。”市民黃女士說,她帶孩子在海口市婦幼保健院看夜間急診,現場掛號前面有7個人,等待時間不算久,醫生看診后就開藥回家吃。
6月14日凌晨,海口市人民醫院急診兒科的劉醫生,帶病工作暈倒在工作崗位上。經過治療好轉后,他立刻又投入工作,直到當天早上下班。而在這之前,該院急診兒科已有一名醫生病倒。
4名急診兒科醫生先后2人病倒,無奈之下,海口市人民醫院白天暫時停診兒科急診。兩天后,該院緊急從其他門診抽調人員前來“補缺”,維持急診兒科日常運轉。
時光追溯到兩個月前。4月23日,當時海口剛進入高溫天氣,發燒咳嗽感冒患兒隨之增多,兒科醫生連軸轉,有的醫生值夜班太勞累,抵抗力差也患了感冒。其中,海口市婦幼保健院有4名兒科醫生患感冒,但他們仍然堅守崗位。
事例
同事病倒,兒科女醫生帶傷上崗
“你小孩還不能出院,還要繼續住院觀察。”6月20日上午8點多,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海醫二院”)兒科二區,顏海峰醫生拖著傷腿,在各個病房之間穿梭,為住院患兒看診,并給予治療建議。
她的左腿扭傷,緣于一次緊急搶救。6月16日下午2點多,一位新生兒送到病房,需要搶救,顏海峰就跑步過去參與救治,不慎摔倒扭傷了左腳踝和左腿,當時感覺不痛就沒有處理,她繼續工作為患兒治療。
17日早晨,顏海峰起床后發現左腳疼痛,走路一瘸一拐的,但當天上午她要出門診,于是忍著疼痛看診到中午,一共看了30多名患兒。中午做了簡單處理后,下午繼續在新生兒科重癥病房忙碌。
“可能是前一天走路太多了,晚上就痛醒了。”18日凌晨,顏海峰被左腳的疼痛驚醒,發現走不了路了。于是18日、19日,她只能請假在家休息。
19日晚上,兒科二區主任給她打電話說:“科室一名醫生病倒了,要住院治療,你趕緊來上班。”20日上午,顏海峰毫無怨言就回到工作崗位上。
從事兒科醫生13年,做事果斷、干練的顏海峰一直都很拼,有時接到通知,參與新生兒搶救都是跑著去。
去年11月的一次搶救,顏海峰發現了自己跑不動了。這是她第一次關注自己的身體異常。當時醫院產科一名新生兒需要會診,她一口氣沖上了4樓,但到達后她出現呼吸困難、走不了路、胸悶。
后來,做了心電圖檢查,診斷為偶發室性早搏、頻發性房性早搏、頻發性交界性早搏。“心臟出現早搏,以后也跑不了步了。”顏海峰說,這是長期壓力太大造成的,有時一個晚上搶救七八名新生兒,一些重癥患兒還需要守在旁邊。
A探因
全省兒科醫生總量不缺
但診療資源分布不均
早在2016年,南國都市報就曾對我省兒科醫生緊缺問題進行了調查報道,引起社會廣大關注。當時,參加省兩會的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紛紛提出建議,有的建議提高兒科醫生薪酬待遇,有的建議加強基層醫院兒科建設,有的建議訂單式培養兒科人才。
如今,3年過去了,我省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成效呢?
關于提高兒科薪酬待遇,目前一些醫院已經實行,給兒科醫生增加績效獎勵。
對此,省衛健委婦幼處副處長陳翔表示,關于兒科醫生待遇提升問題,2016年11月,省衛健委(原省衛計委)、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五部門聯合下發了《海南省關于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明確了各部門職責,同時要求各醫療機構要加大對兒科、新生兒科、兒童康復科等科室的建設投入,建立健全兒科人才培養、調整薪酬分配制度,提高兒科醫務人員待遇。
省衛健委婦幼處統計,海南共有兒科醫生1601名,0-14歲兒童180余萬,每千名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人數達到0.87名,高于國家標準每千人0.69名。
業內人士表示,我省兒科醫生數量的增長,與近年來我省全科醫生培養有關。其中轉崗培訓或住院規培合格的全科醫生都增加注冊兒科執業范圍,其是一名全科醫生,也是一名兒科醫生。
陳翔表示,雖然我省兒科醫生總量不缺,但診療資源分布不均,尤其中部和西部,兒科診療資源比較少,很多兒科患者來到海口就診,從而出現緊缺情況。
B
“婦幼雙百”人才招不來
激勵措施需進一步完善
目前,我省正在進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但愿意到基層發展的兒科醫生少。其中,海南省“婦幼雙百”人才引進的兒科和婦產科人才,需要到各市縣服務,然而人才引進效果并不理想。
從2017年起,我省正式啟動“婦幼雙百”人才引進工作,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兒科、婦產科醫生各100名。截至目前,2017年、2018年,共進行了4批公開招聘工作,招聘兒科醫生15人、婦產科醫生19人,其中6人已上崗工作,其余28人正在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2019年的第一批招聘考試成績已公示,有24人通過資格審查,其中10人缺考;14人考試成績合格,其中有9名兒科醫生。
“現在考試評估合格了,不知道最后來的是多少人。”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人事科副主任賀晶晶表示,她們醫院負責海南省“婦幼雙百”人才招聘工作,目前面臨“招不來”的情況,報考人員主要以省內的為主,省外報考的很少;且以應屆畢業生居多,招聘后還需3年住院規范化培訓,招聘來可以直接上崗的、或者職稱較高的兒科人才則較少。
針對“婦幼雙百”人才招不來的問題,省衛健委婦幼處及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已進行相關研究。陳翔表示,因為“婦幼雙百”人才主要服務基層醫院,下一步將由各市縣政府報招聘計劃,并完善一些列激勵措施,比如解決兒科醫生留在基層服務的編制、兒科醫生待遇傾斜等問題,讓愿意下基層的兒科醫生安心工作。
此外,我省將建設5-7個省級兒童急危重癥救治中心,每個縣域內至少建立1個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中心。通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在全省建立暢通、安全、有效的新生兒急救綠色通道,以緩解患兒都往大醫院看病的現狀,引導患兒家長小病在基層醫院,大病、疑難雜癥再到大醫院看診。
?
?
相關鏈接:
海口市人民醫院恢復急診兒科 支援醫生今日13時上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