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亞探索城市黨建新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服務水平
“大黨委”激發基層發展新活力
6月22日晚,在三亞大東海廣場上,來自黑龍江的“候鳥”老人王金強一邊享受著海風,一邊觀賞“周末音樂匯”表演,感受著鹿城舒心愜意的生活。“近年來,三亞生活越來越便利,如今,居住在大東海社區,不僅能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基層黨員干部還經常深入社區走訪,為我們解決生活中的煩惱。”王金強說。
黨員在身邊,服務更貼心,生活更愜意。在“第二故鄉”三亞生活了5年多的王金強,感受到了三亞市積極發揮黨的堅強戰斗堡壘作用,創新探索城市黨建新模式給市民游客生活帶來的變化。近年來,三亞結合城市發展實際,著眼解決市民游客在生活中、旅途中遇到的問題,創新體制機制,加強區域統籌聯動,推進社區、企業、機關黨組織互聯互動,依托黨建網格管理服務社會,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發展。
社區治理面臨新挑戰
大東海每年吸引大量國內外游客前來度假觀光。然而,熱門旅游目的地卻有不少“成長的煩惱”。“大東海旅游景區由大東海社區管理,近年來,三亞國際旅游城市升級打造給社區治理帶來不少新挑戰。”三亞市吉陽區委常委、組織部長謝發勇介紹,大東海社區駐有旅游業、現代服務業等各領域成規模的企業110余家,非公企業多、外籍游客密、流動人口大,對社區交通、城管、環衛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社區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工作帶來諸多難題。加上之前大東海社區黨組織與轄區單位黨組織條塊分割,存在資源難整合、優勢難互補等問題,也給社區事務協調帶來困難。
管理對象結構多元復雜,黨組織間協調困難,尤其在旅游旺季期間,大東海社區“兩委”班子的7名成員還面臨著服務數十萬國內外游客的重任……在城市加快提質升級的進程中,如何激發黨建力量、創新城市治理,成為三亞市管理者的重要考量。
創新組織構架尋突破
去年,三亞出臺了《關于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建立新型“區域型”黨組織。3月1日,三亞市吉陽區首個社區“大黨委”——大東海社區黨委正式掛牌成立,通過創新組織構架為突破口,與駐社區的非公企業、國有企業、大東海派出所以及紅沙邊防派出所、大東海工商所、大東海食藥監所、吉陽區綜合執法局四隊等各單位20個黨組織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打破原有的組織隸屬界限,推進社區資源共享、黨員共管、和諧共建。
“通過強化深化區域黨建工作融合,社區管理也逐漸規范化、網格化、區域化。為強化黨建工作作用,我們重視加強組織連接,構建了以1個社區大黨委為核心,依托6個社區黨建網格、‘X’個聯席會成員單位開展黨建工作聯創、社區服務聯辦、社區治安聯防、環境衛生聯抓、文化活動聯辦等5大聯動活動的‘1+6+5+X’區域化黨建工作機制,實現多元主體參與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大東海社區黨委書記吳麗尉說。
“政府還經常邀請駐黨組織代表、黨員代表、‘候鳥’專家、外籍友人等開展面對面交流活動,聆聽基層各行各業的心聲,為城市創新治理收集新建議、新舉措。”大東海經營管理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黃垂仁說,“大黨委”模式為企業和政府架設了溝通橋梁,推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城市治理。
強化互聯共建促發展
如今,三亞創新體制機制,強化互聯共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得到加速推進:城市志愿服務氛圍更濃厚,去年以來該市各機關單位黨組織、黨員到社區開展活動3700余次,累計參與黨員干部逾8萬余人次;便民服務網絡再織密,全面實行“片長+網格長+12345政府服務熱線”城市基層治理管理體制機制,第一時間解決市民游客“微煩惱”“微難題”;基層黨建工作更深入,結合城市“候鳥”人口特點,探索創新“候鳥”黨員管理、服務,靈活設置“候鳥”黨支部,建立“候鳥”黨員動態管理格局。
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童道馳表示,三亞要以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黨建鮮明導向,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統籌推進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打造基層治理的堅強核心。同時,扎實推進農村黨組織建設,不斷建強夯實基層社會治理陣地。探索創新城市黨建,建立黨建聯席會議機制,積極構建“社區+企業、‘候鳥’、兩新組織”區域化黨建新模式,打破轄區內各領域黨組織隸屬界限,推進社區資源共享、黨員共管、和諧共建,全面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