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鄉村振興工作隊回應群眾服務需求,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新樂園
昔日廢棄教學樓 今朝文明實踐站
昔日廢棄的小學教學樓,經過升級改造,變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這份家門口的“惠民紅利”獲得海口市演豐鎮演中村村民的交口稱贊。蛻變的背后是海口鄉村振興工作隊積極投身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不懈努力。
日前,美蘭區演豐鎮演中村廢棄學校已改造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為村民提供多種便民服務。見習記者 陳長宇 攝
為更好服務群眾,彰顯為民便民利民理念,演中村鄉村振興工作隊扎根鄉村,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深入推進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因地制宜盤活資源,推動改造廢棄小學,打造多功能便民服務綜合體,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廢棄學校變身服務新陣地
“我的‘母校’迎來了新生。”7月8日下午,陽光熾熱,站在演豐華僑小學教學樓前,演中村黨支部書記李永心中滿是回憶和感動。
華僑小學歷史超過60年,學校兩層教學樓由當地愛國華僑捐建。李永介紹,當時建起的學校教育設施堪稱一流。然而2001年,受鄉村教育發展變遷等因素影響,演豐華僑小學宣布停止辦學。退出歷史舞臺的演豐華僑小學,房間灰塵滿地、殘破不堪。
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深入推進,廢棄的華僑小學終于迎來了蛻變的契機。今年4月22日,美蘭區為了回應群眾需求,多方籌集資金,對閑置的教學樓啟動改造提升,打造演中村群眾家門口的服務中心、慈善中心、信仰中心。
8日下午,記者實地探訪發現,昔日廢棄的教學樓早已不見破敗景象,映入眼簾的是兩層整潔亮麗的瓊北古樸簡約建筑。該建筑總面積約400平方米,一層共有5個功能室,分別是演中發布、友鄰幫、湖畔志愿小站、健康驛站、長者之家。
二層四個功能室分別是綠動健身房、舞之屋、童樂館、特產小站。作為演中村的“當家人”,李永表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建設將大大完善村里的公共休閑空間,滿足村民多樣化需求。
傾力夯實文明實踐“軟實力”
“經過2個多月的施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已于6月27日完工,目前進入試運行階段。”演中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專職站長陳文說,鄉村振興工作隊積極參與村級實踐站的設計建設,同時,整合多方資源,引導成立了廣場舞、鄰里互助、合唱團等多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不斷提升文明實踐站影響力和感染力。
經過近半個月的試運行,演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村民心中人氣越來越高,現在已成為深受村民歡迎的健身休閑學習新樂園。“家門口有個文明實踐站真好,剛開門那會人不多,現在有的功能室要用還得排隊。”年屆七旬的村民洪衛青說,自己經常帶著孫女到實踐站,爺孫在湖畔志愿小站一起閱讀童書,享受陪伴學習的樂趣。
陳文表示,接下來,鄉村振興工作隊將發揮自身優勢,堅持黨建引領,廣泛發動群眾參與,高效整合利用各類服務資源,開展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志愿服務活動,推動文明實踐活動常態化、服務精準化,讓文明實踐工作聚人氣、有活力、可持續,不斷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
?
相關鏈接:
向世界展示鄉村振興的“中國實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