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瓊中水央村:
提升村民環衛理念 村莊“顏值”有保障
水央村村容村貌干凈整潔。記者 李夢瑤 通訊員 林學健 攝
紅榜
■ 本報記者 李夢瑤 見習記者 謝凱
沿仿古木棧道拾階而上,郁郁蔥蔥的橡膠林依著山坡綿延,谷底一條小河輕快流淌……每天吃過晚飯后,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灣嶺鎮水央村村民王義輝總喜歡踱步至村里的這處休閑小廣場納涼。“你看棧道底下,那里曾是一座‘垃圾山’,垃圾堆起來能有近4米高?!闭驹凇袄健备脑於傻男V場上,72歲的王義輝連連感嘆,村里能有這樣的變化實屬不易。
“臟、亂、差”也曾是水央村的代名詞。變化始于2015年,水央村被納入瓊中縣富美鄉村建設,該村以農村垃圾治理為重點,推進村容街景整治美化,細化主次干道、坑塘溝渠、電桿墻面、戶室庭院等整治標準,持續發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在將歷史遺留垃圾一一清運出村后,水央村黨支部書記許炳酌帶頭砍掉自家種植的3株檳榔樹,將地讓出來給村里建垃圾屋?!斑€別說,村里有了垃圾屋,真是干凈了許多?!痹龋迕耜愰_東得繞好大一個彎去倒垃圾,為了圖方便,他也申請主動挖走自家的幾株芭蕉樹,將其中一處自動密閉式的垃圾屋“請”到了家門口。
依靠黨員干部的示范引領與村民們的積極參與,水央村在過去的幾年里將堆放垃圾的荒地與豬圈瓦舍一一改造為休閑場所、停車場、綠化帶,不僅村莊面貌煥然一新,也帶來一場農民衛生觀念與習慣的變革?!岸疾挥么甯刹慷酱?,現在大家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動打掃房前屋后的衛生?!贝迕穹降ば阏f,如今村里環境變干凈,自己住著也覺得舒坦多了。
“垃圾圍村”的窘況不復存在,環境整治的腳步卻并沒有停下。事實上,“臟、亂、差”的反彈問題,一直是農村環境整治的“頑癥”。如何確保人居環境改善后不“反彈”?水央村的對策是建立長效工作機制。
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通過制定出臺衛生環境考核標準、評比制度與村民公約,黨員干部與群眾齊抓共管,如今水央村確保處處有人負責、事事有人落實,村民們對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工作十分支持。
此外,水央村是瓊中首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村。7月初,水央村完成垃圾分類制度編制,堆肥房和分類垃圾屋也正式投產運行。“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學習,村民們現在都學會了按照可腐和不可腐類型進行垃圾分類。”許炳酌坦言,隨著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無害化利用加快推進,各類垃圾“各回各家”,他和村民們一樣,期待著水央村人居環境“顏值”再進一步提升。
?
相關鏈接:
海南瓊中:醫療扶貧進行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