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大多數人都樂于在空調房里享清涼,海口市靈山鎮新瓊村鄉村振興工作隊一行卻頂著烈日驕陽,再次進村走訪考察。?“阿姐,我要到村里看看剛修好的排水溝,車先暫時放你這里啦!”“可以,你去吧!”新瓊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吳麗麗熟稔地向村民打招呼,村民也樂呵呵地回應。
擼起袖子加油干?清理幾十噸垃圾
2019年2月,吳麗麗和劉方輝、符學智帶著使命來到新瓊村。經過數月的相處,他們與村民從陌生到熟悉,村民們對他們的態度由抗拒變為友好。
“好日子不僅要有好收入,還要有好的人居環境,村里衛生搞好了才是真正的美麗鄉村。”來到新瓊村后,鄉村振興工作隊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整治衛生。當時新瓊村有些地方,垃圾一摞壓著一摞,堆得跟座小山似的。“當時有想過找環衛公司,可是他們看過后轉頭就走了,說干不了。”吳麗麗回憶道。
要改善村容村貌,首先要轉變村民的思想觀念。吳麗麗帶著隊員挨家挨戶登門拜訪,幫村民打掃家中衛生并發放“清潔家園行動”倡議書,耐心細致地宣傳衛生整治的重要性,鼓勵大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護環境衛生。
“剛入戶宣傳時碰了一鼻子灰,村民不理解,還轟我們走。”新瓊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劉方輝是來自外地的轉業軍人,語言不通的他第一次拜訪就吃“閉門羹”,村民對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到來持懷疑態度。
既然是來支援鄉村振興,哪有退縮的道理?為了證明自己是來為老百姓做實事的,說干就干,作為隊長的吳麗麗帶領村“兩委”干部、5名保潔員、2名隊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擼起袖子、戴上口罩,開始一條村道一條村道地清理垃圾。
這一干,就清理了幾十噸的垃圾。
漸漸地,隊員們再進村時發現村民態度轉變了,會友好跟他們打招呼,也會動手清理自家的垃圾了,大部分的村民也逐漸改善亂丟垃圾的惡習。
修建水溝民心暢通?村民幫忙5天完工
坡上村是新瓊村委會一個有著250年歷史的自然村,由梁宅、沈宅、西村三個村民小組組成,全村有250戶共1000余人。“我們村因為地勢較高而得名坡上村,但現在因為家家戶戶都蓋小洋樓,把很多排水口都堵住了,村里都是泥沙路容易吸水,所以遇到臺風、暴雨天氣都會積水。”坡上村的村民吳崇昆說道。
以前,坡上村文化廣場的積水。新瓊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符學智供圖
工作隊在入村調研走訪時發現坡上村沒有完善的排水系統,遇上惡劣天氣,路面低洼處積水約40至50厘米,需要大半天才能排走。對此,梁宅村民小組組長梁學坤深有感觸。“積水太嚴重了,遇到暴雨天不得已要出門,我的電動車都被泡壞4、5輛了。”回憶起之前的日子,梁學坤苦著臉說。
坡上村還沒有修好的村路,坑坑洼洼。蘇靚?攝
坡上村積水最嚴重的一處空地,是坡上村的文化廣場,這里的坡上村公廟、戲臺、文化室……都是平常村民活動最為集中的地方。
要修建排水系統解決村民的難題,新瓊村委會估算大約需要7萬元資金,可是靈山鎮只能撥付3萬元。剩下的4萬元該怎么辦呢?作為工作隊隊長的吳麗麗再次站出來,協調派出單位海口市煙草專賣局捐贈了4萬元補齊資金。
坡上村的土村路。蘇靚?攝
考察積水點、測量修建面積、協調單位捐款、四處找工程隊……在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努力下,讓村民犯愁的“老大難題”終于解決了。
7月22日上午9時,坡上村公廟前傳來“轟隆隆”挖掘機的作業聲,標志著該村首個排水系統工程正式開工。這一次,村民們沒有站在一旁圍觀,而是拿起自家的鐵鏟來工地幫忙。100米長的排水管道、5個排水井、15厘米厚的道路硬化改造……僅僅用了5天,坡上村的排水系統工程就順利完工。
坡上村排水系統工程完工,修建了5個排水井。蘇靚?攝
目前,坡上村的文化廣場已經完成排水系統工程。蘇靚?攝
吳麗麗告訴記者,公廟前的排水系統安裝和道路硬化改造只是開始,鄉村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下一步,她希望能幫助村民修建更多的排水系統,填補積水洼地,讓村民雨天出行更便捷。
在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幫助下,坡上村的文化廣場實現了道路硬化改造。蘇靚?攝
如今,走進坡上村可以看到道路更加整潔,村民聚在公廟前愜意地閑聊,一幅美麗鄉村的畫卷正徐徐展開。鄉村的變化村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現在村里的衛生整潔很多了,很多人都會注意不會亂扔垃圾,工作隊來了以后真的幫了我們很多,現在下暴雨也不用擔心公廟積水了,挺好。”村民吳崇昆坦誠地說。
?
?
相關鏈接: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海口:新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