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了臨時業主管理小組后,儲運小區管理井然,小區變得整潔清爽。 海南日報記者 計思佳 攝
干凈整潔的平坦地面,車輛停放有序,路旁垃圾桶擺放規整,綠化帶修剪整齊……8月2日傍晚,行走在海口市秀英區海秀街道儲運小區,小區環境令人舒心愉悅。
“回想幾年前,小區環境臟亂差、雜草叢生,更不要說物業管理了。”海秀街道辦長秀社區工作人員余海鴻親眼見證了這個“三無小區”蛻變成美麗家園的全過程。
位于海口市雙擁路6號的儲運小區,是破產企業省物資儲運公司的職工宿舍區,多年來一直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過去,空地上全是私搭亂建的雞舍,雞鴨鵝糞便和垃圾遍地。”小區居民陳彩珠說。
2015年,海口“雙創”工作啟動,海秀街道辦下定決心要改變儲運小區的亂象。街道干部們發動熱心居民拆除了小區里的違建雞棚、出租屋。大家齊心協力把小區沉積多年的垃圾清運出去,還規劃了51個汽車停車位及能容納百輛電動車的停車棚,徹底解決了過去亂停亂放的問題。
經過治理,小區面貌煥然一新。“要把優美的環境維持下去,還需建立長效機制。”余海鴻告訴海南日報記者,2016年,在街道辦的指導下,儲運小區成立了臨時業主管理小組,讓居民投票選舉出組長和副組長,聘請保安、保潔員、水電工,制定小區物業管理相關制度,確定各項收費標準,實現了小區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自治功能。在成立臨時業主管理小組的同時,儲運小區還開始推行“樓長制”。選出熱心為大家服務的人作為樓長,每周召集大家清掃樓道,業主也可以通過樓長反饋問題。
如今,在儲運小區,過去搭建的雞棚、出租屋場地被騰出來,修建起了籃球場、排球場和文化室。每天傍晚,老人們在文化室前的空地上跳廣場舞,年輕人在網球場上酣戰,居民們在大樹下一邊喝茶一邊拉家常……
海秀街道工委書記吳彭保說,小區管理上,政府只是引導者,最終還要靠小區居民參與,凝聚認同感、責任感,這也是規范“三無小區”管理的工作重點。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