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這是一個有關愛與暖的傳統節日。在商家眼里,這是中國情人節;在社區眼里,這是中國家庭節;在學者眼里,這是中國民俗節……這個傳承千年的“乞巧節”“女兒節”“雙星節”,綿延著中國農耕文化中最溫柔與浪漫的那一頁。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七夕,中華傳統文化的“高光時刻”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9-08-06 16:53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這是柔情似水的七夕,這是佳期如夢的七夕。

      這是一個有關愛與暖的傳統節日。在商家眼里,這是中國情人節;在社區眼里,這是中國家庭節;在學者眼里,這是中國民俗節……這個傳承千年的“乞巧節”“女兒節”“雙星節”,綿延著中國農耕文化中最溫柔與浪漫的那一頁。

      民俗之魅,民族之美。2006年,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后,“牛郎織女”傳說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8年,為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首次在山東、廣東、甘肅三地統籌開展七夕節體驗式活動。在濃郁的商業氛圍和愛情渲染之下,七夕正洗去浮華、回歸本真,展現民族節日最走心的氣質與靈魂。

      回頭望去,早在西漢時期,牛郎織女便由星名變成了男耕女織的神話人物,且被注入節日內涵之中。在《淮南子》《風俗通》中,出現了“鳥鴉填河橋而渡織女”和“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的傳說。民間隨之產生了七夕夜外出看牛郎織女相會的活動,宮廷亦有“穿七孔針”“跳于闔舞”之俗。自此以后,七夕越發溫婉動人,承載文化、演變傳統,成為民族心理認同的一部分。

      它是創造之節。《西京雜記》有言:“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具習之。”我國廣東、乃至香港地區等,過七夕節仍保留著“乞巧”的核心傳統。乞巧的本意,便在于創造與創新。中華民族勤則不匱、自強不息,在節日文化中都洋溢著推動生產力與社會進步之美。它是婚戀之節。“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中華民族最淳樸而真摯的愛情觀。牛郎織女的故事,傳揚的是忠貞與堅守。舉案齊眉、家和事興,快意人生、追求幸福,千百年來,這恰恰是中華民族婚戀家庭觀的核心要素。

      更重要的是,七夕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中“圓滿”與“和合”的精髓。這是粗放卻質樸的中華民族價值觀與世界觀,貫穿中華傳統文化的所有領域和全部歷程——祭拜祈福里“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愛情悲劇中“和而不同”的社會觀、民俗活動中“人心和善”的道德觀……沉淀為文化的“初心”,培厚為民族的根本。

      或因如此,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首次將七夕節寫進頂層設計。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亦有全國人大代表提交《關于延長和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節假日的建議》,呼吁增設七夕節等為法定節假日。凡此種種,皆說明各界已然認識到七夕佳節的重要意義,重拾“遺失的美好”、重溫七夕的浪漫。

      這份美好、這份浪漫,是文化自信之源,亦是文化軟實力之彰顯。年年七夕、今又七夕,不妨讓這個洋溢愛與暖的日子,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高光時刻”,聲徹寰宇、澤流遐裔。

    ?

    ?

    相關鏈接:

    新時代文明實踐|親子家庭慶“七夕” 海口秀英區舉辦主題活動
    七夕節前夕 海口瓊山消防收到市民“表白”
    7日“七夕”:星橋橫過鵲飛回,坐看牽牛織女星

    相關鏈接:
    7日“七夕”:星橋橫過鵲飛回,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節前夕 海口瓊山消防收到市民“表白”
    新時代文明實踐|親子家庭慶“七夕” 海口秀英區舉辦主題活動
    [來源: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作者:鄧海建] [編輯:見習編輯張武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