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的時間,吳先生的房子仍然和毛坯房一樣。陳亮嘉 攝
房子交給裝修公司,裝修了一年仍未完工、包工頭頻繁更換、最后直接罷工了……讓本來滿心期待能住進新房子的市民吳先生煩心不已。當初,吳先生通過互聯網聯系到一家裝修公司,然而雙方從去年6月份簽約后,吳先生便陷入層出不窮的麻煩之中。
裝修一年麻煩不斷
2018年5月,家住文明中路的吳先生通過網絡聯系到海口的一家裝修公司。“他們的報價是一層面積約48㎡要4萬塊錢。”吳先生介紹道,當時計劃要裝修2到5層,且每層樓面積一樣,也就是總價16萬元。吳先生十分滿意對方的報價,隨即與該裝修公司于當年6月19日簽訂了裝修合同。然而,當吳先生滿心期待著能夠盡快搬入新家時,意料之外的麻煩卻接踵而至。
吳先生的房子仍有多處未裝修。陳亮嘉 攝
首先是包工頭頻繁更換。“不知道什么原因,包工頭已換了好幾個,每換一次包工頭就換一批人來施工,每次一換都要停工很長時間。”吳先生說道,合同約定工期為90個工作日,但從去年6月開工至今,四層房子,一層都沒有完工。
更讓吳先生意想不到的是,施工方不斷地以各種理由要求他提前支付裝修款,甚至是增加費用。“有時說工人要回家過年,有時又說使用的材料超出預算。”吳先生將16萬元裝修款全部支付給裝修公司,但完工依然遙遙無期。
今年7月27日,海口網記者在吳先生的房子看到,4、5層的裝修雖然大部分已完成,但門尚未裝好,現場堆滿了建筑材料和垃圾,2、3層基本處于剛剛動工的狀態。“最近,裝修公司覺得虧錢,說不干了。”吳先生與對方協商,但對方不愿意復工。“我的家人已經一年無家可歸了,只能在外面租房住。”吳先生說道。
大量裝修垃圾未被清理。陳亮嘉 攝
裝修公司稱停工因報價太低
7月27日,海口網記者聯系了該裝修公司的法人代表符先生。符先生承認該裝修項目確實已經停工,原因亦如吳先生所說,如果繼續做下去,成本就會超過他們所收的16萬元。“不是說停工了就不負責任了,畢竟簽了合同,我們在和吳先生協商賠償的解決方案。”符先生表示。
“當時接項目的人報價太低了,根本做不下來,我也不清楚當時為什么會開出這個價格。”符先生認為自己也是受害者,“我是去年10月份才接手經營這家公司,所以在這之前詳細的運營情況我并不清楚,現在發現存在一堆遺留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我付出的代價也很大。”
海口網記者查閱了該公司的工商信息后發現,去年該公司發生了頻繁的股權變動,原本只是小股東的符先生于2018年10月才成為該公司的大股東與總經理。
而對于該裝修項目頻繁更換包工頭,符先生表示,主要是因為吳先生在施工過程中,經常要求更換更高標準的裝修材料,與工程隊有不少爭執,導致包工頭不愿繼續做這個項目。
在記者采訪后,經過再次協商,雙方日前達成了協議,裝修公司賠償吳先生26000元,并終止原裝修合同。
整個房間只安裝一面窗戶。陳亮嘉 攝
互聯網家裝暗藏陷阱
雖然最終達成了賠償協議了結此事,但由此耽誤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吳先生后悔不已。吳先生認為,一切的根源,在于他當時陰差陽錯地點進了一家裝修網站。“我無意中看到這個網站,廣告宣稱在這里找裝修很便宜,我便按要求輸入一些信息,很快就有三家裝修公司打電話給我,我后來找的就是其中一家。”吳先生說。
然而,這家裝修網站出現在吳先生的視野里并非偶然。海口網記者于日前在百度搜索了與裝修相關的信息,隨后幾日,只要一打開百度界面,就不斷有各種裝修網站的廣告混雜在各類資訊中進行推送,而且無一例外地都是以低價作為噱頭。
海口一家大型裝修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平臺上的裝修企業良莠不齊,為了迎合客戶尋求低價的心理,有些公司會開出一個很低且根本不可能賺錢的報價。他指出,“只要你上了‘船’,這些公司就會在施工的過程中找各種借口讓你加錢,甚至是偷偷降低裝修標準,用劣質的材料代替合同承諾的材料。而且這類公司多數管理混亂,工程做著做著就換了老板,之前簽下的合同很多就不認了。”
縱觀網絡,針對這類互聯網家裝網站的負面聲音一直不少,偷換建材種類、粗制濫造、層層轉包、工程延期等投訴同樣屢見不鮮。“有些公司甚至收了錢就跑路,想維權都不知道找誰。”該工作人員說道。
見習記者陳亮嘉 攝影報道
(海口網8月13日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