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網絡升級設備 搶占市場競爭主動權
過去10年內,全球范圍內郵政包裹和快遞業務量翻番,這對郵政快遞企業來說是一大機遇。與此同時,這些企業也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有擁有發達的網絡、前沿的科技、多樣化的產品,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UPS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全球網絡、前沿科技、多樣化的產品方面。UPS的網絡通達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全球運營中心位于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世界港口樞紐,歐洲航空樞紐位于德國科隆,亞太航空樞紐分布在上海、深圳和香港。
郵政快遞行業正逐步由勞動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創新能力將成為快遞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2018年,UPS新建了22個全自動化設施,每小時包裹分揀能力增加了40余萬件,今年還將新建18個同類設施,計劃到2022年所有包裹實現全自動分揀。
DPDHL的競爭優勢體現在國際業務上。2018年,DPDHL整體收入中,有30.5%來自德國、30%來自歐洲(除德國),美國和亞太市場合計份額接近36%,亞太市場增速更快。
法國郵政最強“法寶”是網絡資源。法國郵政在全球擁有200家子公司、1.7萬個投遞網點、超過30萬名員工,幾十架貨機以及馳騁歐洲大陸的鐵路運輸渠道,可為旗下任意一家快遞企業提供交貨、分揀和自提業務。
意大利郵政的硬件設施為包裹派送提供了堅強支撐,其在博洛尼亞的新分揀中心每天可分揀25萬件包裹,可承擔一半的分揀任務,36個新建的區域分揀中心也已投入運營。其航空子公司Mistral Air專門運輸郵件和包裹,近期新增了部分航線航班,提升次日達服務效率。
創新服務 提升效率 拓展市場
數字化顛覆了人們的交往方式,如今信函傳遞被電子郵件等更先進高效的技術所替代,傳統信函業務逐年萎縮,包裹業務面臨激烈競爭。各國郵政快遞企業在堅守普遍服務義務的同時,也在創新服務、提升效率、拓展市場。
近日,UPS公布了一系列新措施,以抓住中小企業市場、電子商務、高增長的國際市場和醫療生命科學領域的增長機遇。7月29日,UPS開始在美國實施首個針對中小企業客戶的“My Choice”解決方案,可為商家提供網絡版數據表及兩小時內快遞送達通知,多員工可以同時管理訂單和遞送流程,便于商家追蹤包裹,提前掌控快遞運輸信息。UPS還將與美國6000多家藥品零售門店、1100多家藝術品零售門店、汽車零部件門店開展合作,增加提貨點選擇。
近年來,UPS還不斷拓展國際市場,2018年延長了4小時的出口收貨時間,升級了航空機隊,洲際航空運力同比增長10%以上,針對收入份額較大的歐洲市場進一步加大了基礎設施投資力度,針對亞太市場,將4架飛往深圳和香港樞紐的飛機更換為波音747-8寬體機型,增大容量以滿足客戶需求。
未來10年,德國電子商務業務量將翻一番。DPDHL將通過投資技術,提升運營效率,應對包裹業務量的增長。DPDHL開發了新路由規劃軟件——“數字投遞圖”,整合了海量的城市運營狀況信息和數據,可通過靈活的投遞概念和不同的投遞時間窗,大幅縮短投遞行程。測試結果顯示,使用新路由規劃軟件后,DPDHL的投遞效率可提升8%至20%。
意大利郵政去年引入郵件和包裹“聯合投遞”模式,以充分挖掘B2C市場。近期,意大利郵政在國內9個主要城市為亞馬遜客戶推出當日遞服務。意大利郵政最大的電子商務中心近日投用,由新一代機器人系統組成,每個機器每天能夠分揀25萬個包裹,每天有600人在新中心處理和分發包裹。未來5年內,將繼續投資分揀設備和自動化、云技術,優化運輸路徑,整合郵件和包裹網絡。
近年來,中國郵政不斷打通上下游、拓展產業鏈,做優存量、做大增量、做強質量。郵政業與電商深度協同,互為依托、相互帶動,業務板塊逐步實現電子商務、制造業、跨境貿易多點開花;郵政、快遞服務不斷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在與關聯產業協同融合中,拓展了發展空間。
中國郵政不斷加快信息化建設、提升寄遞服務能力。2018年,全國上線新一代寄遞業務平臺主要功能,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上線客戶洞察與營銷功能,3.8萬個營業網點開通移動支付,實施平信條碼化升級等工程,成功研制自助收寄設備、半自動卸車等新型裝備;全國寄遞網新增處理能力628萬件/天,新增投遞用車1.35萬輛、手持智能終端4.8萬臺,累計布放智能包裹柜9.2萬臺、設置城市人工自提代投點12萬個。
中國郵政集團董事長劉愛力表示,當前中國郵政的戰略重點是堅持普服、金融、寄遞、保險“四輪驅動”,同時探索發展農村電商等重點業務,中國郵政將從用戶的視角、競爭的視角、行業最優實踐的視角,來找差距、補短板,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本文部分數據來源于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本系列報道刊發完畢)
?
相關鏈接:
阿里巴巴澳新電商生態博覽會悉尼開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