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傳承到發揚,五指山市在創新中保護黎族苗族傳統文化
傳統民族文化插上“活化”之翼
五指山市三月三祭祀袍隆扣典禮。 武威 攝
“久久不見久久見,久久相見才有味,阿妹哎……”9月6日15時許,悠揚的樂聲從五指山市思源實驗學校的校園一角傳出。長長的灼吧(傳統黎族樂器)低緩婉轉,兩支鼻簫清雅而略顯哀怨,搭配音調明亮的西洋吉他與節奏歡快的非洲鼓,碰撞融匯出一曲混搭風的《久久不見久久見》。
這是一場由中學師生、民間藝人與音樂愛好者共同帶來的“快閃式”創意表演。當傳統遇到現代,民族融合西方,創新的手段賦予黎族苗族文化新的活力,類似的場景也正在過去幾年的五指山市的街頭與村寨頻繁上演。
飄香的五色飯、醇厚的山蘭酒,精美的黎錦苗繡,保存完好的黎族原始村落與習俗……海南中部山區五指山市千百年來聚居著一代又一代的黎族苗族兒女,孕育出最地道、最純粹的民族傳統歷史文化資源。
近年來,五指山市政府和民族文化民間機構將這些散落的、隱形的傳統民族文化信息重新挖掘梳理,通過守住原始民族村落與傳統技藝的“筋骨肉”,推動其活化創新,并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如今五指山從文化資源走向文化敘事,正提煉出黎族苗族原生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氣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