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儋州解放路 一座城的時代印記,一代人的青春回憶
老路展新姿 市民尋記憶
儋州市解放路位于老城區,南北走向,兩旁商鋪林立。這條路上有儋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儋州市第一小學、儋州大勇商場,還有連綿幾百米的手機店。
日前,那大人民中路與解放路交接處的那大天橋拆除,當時掀起過一波“回憶殺”,因為,這座天橋在那大人的眼里,已經不僅僅是一座橋,它關乎記憶、關乎情感、關乎青春,關乎快樂。而解放路,何嘗不是如此?
干凈整潔的街道。
酷愛攝影的67歲老人吳文生,用照片記錄著儋州的發展。他的相機中裝載的,滿滿都是回憶。隨著時代的進步,解放路的街道更加靚麗了,商鋪更加密集了,人們的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好了。
知識啟蒙地
新華書店留下
眾多學子的身影
“解放南路的新華書店是我們的知識啟蒙地。與其間隔僅百米的那大一小,是我們接受教育的起點。”看著儋州市那大一小的校門,吳文生說,以前儋州叫儋縣,不少老城區的人都選擇在那大一小讀書,這里可以說是儋州居民教育的起點。
那大一小大門。
“學校的大樓已經幾經修繕,但校門依舊讓人難以割舍。”那大一小王校長稱,以前學校比較簡陋,但城區居民都以就讀那大一小為榮。隨著時代的發展,那大一小與時俱進,學校的教學設施及環境也在不斷升級改變。
“到一小讀書,在新華書店買材料。可以說,大部分儋州人都是這樣接受教育的。”順著吳文生的指引,記者來到離那大一小僅百米之隔的新華書店。隨著歲月的侵蝕,這棟大樓的主體外墻有著斑駁的雨痕,雖然幾經粉刷,依舊無法掩蓋歲月的痕跡。
今年30歲的王彬已經參加工作6年,他表示,從自己去新華書店買書,到帶孩子去新華書店買書及學習用品,這種感覺非常有趣。“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解放南路的新華書店曾經留下每一位學生的身影。”
老街添新景
那恁美食街成網紅打卡地
2000年,儋州市已發展成為全省有名的花城、燈城。彼時的解放路與人民路交界處車水馬龍,交通擁擠不堪,迫切需要一座人行天橋緩解交通壓力。那大天橋應運而建。當時,這座天橋成了儋州的地標,不少市民曾在這里玩耍、留影、相聚。
歷經十九載風雨,儋州市經濟快速發展,被譽為海南西部中心城市。彼時的地標建筑已經成為儋州城市發展的瓶頸。吳文生告訴記者,上下班高峰期這里異常擁堵。
2019年8月,那大天橋被拆除。同時,與解放路相鄰的老街那恁路設立美食街,全國各地風味小吃以及儋州本地特色小吃都能在這里找到蹤影。如今,這里已經成了市民外出品嘗美食的首選之地、網紅打卡地。
老商場實力依舊
仍是市民逛街購物的首選地
解放路南北走向,解放北路是商場及衣服品牌店居多,解放南路除了大勇商場,大多數都是小吃店。“南北涇渭分明,不過解放路現在仍是市民購物的首選地。”現年50歲的程玲女士說,大勇商場里面有超市、百貨店,還有手機店、新式餐飲店,可以說仍是許多市民逛街購物的首選地。
而在解放南路,以前的凱立商場已經更名為順鴻商業廣場,這里的商家主要經營珠寶、新式餐飲等,南北兩家商場,既相互競爭又相互補充。
吳文生說,解放路的老商場實力依舊強勁,依然活力四射。
老醫院煥發新活力
儋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不斷發展壯大
“解放北路的那大鎮衛生院之前都被大家稱為公社醫院,現在更名為儋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吳文生說,那大鎮衛生院建于1958年,當時大家都喜歡到這邊看病。
“在老一輩市民的口中,公社醫院是這個醫院的專屬名稱。”吳文生,這家醫院曾是那大城區唯一的一所衛生院。2012年醫院更名為儋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如今,通過該院幾代醫務工作者的努力,第三人民醫院現已成為一所集醫療、預防、康復于一體的綜合性公立醫院。該院緊抓時代機遇改革求變和創新,業務量翻了幾倍,為促進那大地區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儋州解放路
9月20日,記者到民政局查詢資料,儋州解放路何時命名并未見資料記載。“我們留存的資料是從1993年撤縣立市開始,不過該路已經是解放路。”一位工作人員稱,他們也在查找資料,也問過一些老人,不過大家并不清楚解放路是何時命名。
“我的印象中,這條路在1993年撤縣立市時就叫解放路。”吳文生說,儋州如今已成為西部中心城市,新的商業區正在不斷建立。然而老城區依舊以解放路為主心骨,道路兩旁店鋪發展勢頭依舊迅猛,這里依然是儋州市的核心商圈。
?
相關鏈接:
海南儋州:調聲唱豐收 共舞迎中秋[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