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揭秘海南彩車背后的故事——“美好新海南”號這樣誕生
十月二日,“美好新海南”號彩車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展示。記者 宋國強 攝
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群眾游行在北京舉行。70輛主題彩車精彩亮相,海南彩車“美好新海南”號緩緩行駛于隊列中,為這一國家盛典獻上來自海南島的亮麗色彩。
從2019年3月接到彩車設計制作及游行任務到10月1日正式亮相,來自海南的多家單位、近40位臺前幕后人員為海南彩車的奪目亮相“保駕護航”,讓“美好新海南”號在國家慶典中展示不凡魅力。
10月1日亮相后,記者采訪了海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彩車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了解海南彩車背后的故事。
9個部門傾力合作設計稿修改20多次
據海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彩車領導小組執行副組長鄭劍介紹,“美好新海南”號從2019年3月開始籌備,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接到任務后即組建工作小組。
在省委宣傳部的組織下,由省旅文廳牽頭,省公安廳、省消防總隊、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審計廳、海南日報報業集團、海南廣播電視總臺等9個部門全力配合,最終完成制作“美好新海南”號的重要任務。
本次彩車的設計工作由海南省圖片社負責。設計團隊全情投入,不斷創新,努力以海南元素立體式呈現海南的發展成就。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其設計稿大大小小修改了20余次。
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指導下,省委宣傳部主要領導對花車造型以及字體、字號等細節嚴格把關,力求最佳效果。從設計到最終亮相,海南高度重視此次的彩車工作,多方協作,全力以赴,最終打造出“美好新海南”號。在京期間,工作組按照群眾游行總指揮部要求,做好各項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傳遞海南魅力
最簡單的動作也要反復演練
在彩車上,來自省旅游學校的12位學生分別扮演紅色娘子軍、世界小姐、國際旅游島游客、黎族鄉親、運動員等角色,向觀眾們揮手致意,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送上祝福。
省旅游學校學生吳杰豪、陳濱和林欣瑩站在彩車布景的前端,在“碧波”之上“玩”著海上風箏沖浪。當下,時尚、活力的海上運動已經成為海南的一張亮眼名片。
“我們要在固定的道具上下足功夫,一定要把沖浪的運動感準確地表現出來,讓大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眳墙芎栏嬖V記者,大家8月底就已來到北京,參加彩車的游行排練工作。由于彩車上道具多,因此彩車演員們的動作幅度不能過大,對演員們而言,動作不難,但卻要精準,同學們為此反復練習。3位演員表示:“最簡單的東西反而最難練,我們的目標就是把每個動作都練到極致。”
“我們編排的所有動作都是為了傳達出海南對世界人民的熱情歡迎?!笔÷糜螌W校帶隊老師黃婷婷介紹,此次省旅游學校高度重視彩車表演工作,12位學生也盡最大努力,全身心投入,做到最好。
“船身”上的LED屏幕播放著大海之下的美麗景色,這是由海南廣播電視總臺經濟頻道精心拍攝,最終精簡濃縮出的58秒視頻。
相關人員駐京最長達數月熬夜通宵是家常便飯
8月19日完成彩車制作,9月6日模擬彩排,9月13日半妝彩排,9月21日全要素帶妝彩排……在此期間,彩車多次轉場,為了不影響交通,有關彩車的諸多工作都是在夜間進行,熬夜通宵對于工作人員而言已是“家常便飯”。
10月1日,當彩車行進在長安街上時,人們看到的是彩車的絢麗亮眼與演員們的精彩表演,卻看不到車里車外海南工作人員默默而又有力的支持。
為了保障彩車最終順利亮相,省公安廳特意派出8人前來保障,大家根據安保需要安排值班,24小時守護彩車。值得一提的是,帶隊的省公安廳治安警察總隊高級警長毛祥東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時就曾來京參加過保障工作,59歲的他此次依舊忙碌在彩車安保一線工作中。與此同時,我省消防總隊也派出兩名工作人員,每天檢查車輛電線走線等,確保萬無一失。省圖片社彩車設計團隊成員呂振近幾個月來駐扎北京,隨時就設計進行調整修改。
此外,海南威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電氣工程師程旺專門負責彩車燈光、LED屏幕等電子設備方面的調校;來自海馬汽車的工程師周安勇負責汽車的安全檢查,保證行駛安全。海南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業余體校校長謝堅剛剛從扶貧一線回到崗位上,又立即投入了彩車工作小組, 在綜合協調組負責行政工作同時主抓安全生產工作。
“大家在京駐扎的時間基本都超過了一個月,有些甚至長達數月,無論從事何種工作,每個人都全心投入,正因如此才有了海南彩車的順利亮相。”鄭劍說。
就在9月上旬,北京迎來了入秋后的一場大暴雨。當時,海南彩車在京工作組的人員因工作安排住在朝陽體育中心場內的帳篷里。暴雨澆透了帳篷和大家的棉被,卻沒有澆滅每個人心中的熱情。暴雨過后,大家繼續投入工作中。正是這樣的熱情與干勁,讓人們在國慶當天看到了亮麗的“美好新海南”號。
?
相關鏈接:
"美好新海南"號彩車車長張國威:全力以赴 讓彩車煥發光彩·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