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造“造血”式村集體經濟
——記三江鎮茄苪村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符以福
2019年2月,時任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師資培訓中心副科長的符以福被選派到美蘭區三江鎮茄苪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挑起“帶領百姓實現脫貧致富”的重擔。從那一刻起,符以福心系百姓,帶領群眾凝心聚力脫貧攻堅,筑夢前行。
到茄苪村后,符以福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村情民意,他走訪茄苪村常住村民,特別是貧困戶和低保特困戶,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家庭收入、政策落實、主要困難等。經過走訪發現,村民間交流機會少、平時農活忙小孩教育不好、村里老人關注得少、村里衛生沒有人打掃、發展內生動力不足、對政府的有些政策不了解……符以福將問題一一記錄下來,認真思考該采取什么辦法解決。
在脫貧攻堅路上,如何讓產業扶貧行穩致遠?在區、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符以福帶領村民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利用150萬元財政幫扶資金,撬動總投資500萬元項目,壯大村集體經濟,做優做強特色扶貧產業,走出脫貧致富新路子。策劃投入180萬元發展村集體經濟,開發30畝水果采摘園項目,實現村集體經濟由“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三江鎮茄苪村委會和公東村貧困戶王英軍是2018年的返貧戶,他和妻子分別屬四級殘疾和一級殘疾,兩個孩子都還在讀書,家中無勞動力。由于其內生動力不足,總認為政府的幫扶不夠,對政府幫扶不滿意,產生不良情緒。為此,符以福多次走訪耐心開導王英軍,“困難只是暫時的,教育小孩是長遠的事,要言傳身教。別人的幫助也是短暫的,一輩子要靠自己,要大力發展產業,只有自己真正發展起來,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打鐵還需自身硬,努力了,日子慢慢就好起來了。”
經過符以福的多次走訪談心,并以加強小孩教育做示范引領為切入口,做思想工作引導后,增強了王英軍的發展信心。目前,王英軍穩定地發展養羊產業,從幾頭發展到近30頭,為了適應發展,扶持1萬元修建羊舍25平方米,1500元修建羊架,羊舍得到了保障。“現在看到王英軍都是笑容滿面的,他理解了我們的良苦用心,積極發展產業,參加學習活動,形成良性互動。”看到王英軍的變化,符以福非常欣慰。
?
?
相關鏈接:
最美扶貧人|海口瓊山琉球村幫扶責任人陳棟:主動謀劃真心幫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