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18日消息(記者伍鳳妹 通訊員許晶亮)12月18日上午,在海口瓊山區云龍鎮五彩云龍廣播站里,云龍小學學生李苗苗正在廣播《怎樣拒絕毒品》。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大喇叭”建設興起,聽廣播,成為當時不少村民的習慣。但隨著傳播媒介的推陳出新,農村“大喇叭”廣播逐漸被人們遺忘。
李苗苗播音中。(瓊山區供圖)
為把這一時代的記憶激活,利用好村級廣播站這一宣傳陣地,云龍鎮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組建了由75個大喇叭組成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村村通”廣播站,覆蓋全鎮8個村(居)的75個自然村,將有聲宣傳陣地向村級延伸覆蓋,推動鄉村振興和新農村文明實踐邁上新臺階。
“朗讀作品不僅鍛煉了我的膽量和口才,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對我的成長非常有幫助。”李苗苗說。據了解,為了發揮身邊人播身邊事的親切感,云龍鎮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轄區內招募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輪流當播音員。“每天播放的內容是村民身邊需要的訊息,政策宣傳、惠農知識以及一些歌曲、瓊劇,同時也會作防災減災應急通知。”云龍鎮黨委委員鮑烈軍說。
除了云龍鎮“村村通”廣播站,近年來瓊山區在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中,創新探索“1+365”試點模式,把黨的理論政策宣講同老爸茶、瓊戲等海南本土文化巧妙融合,還培育孵化“益?老爸茶”“瓊戲臺里有講堂”“紅旗小喇叭”“忠叔講故事”等志愿服務項目,讓理論宣講飛進尋常百姓家,著力打通宣傳教育群眾“最后一公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