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月15日消息(記者黃暉 傅巍 伍鳳妹)將海洋特色教育融入到全年齡段的人工智能教育中,將南海知識融入中考和高中會考……海南本土特色教育還能怎么做?省政協委員有這些點子。
省政協委員馬向陽:將南海知識融入中考和高中會考
海洋意識是推進海洋強省戰略的重要支撐。政協委員馬向陽認為,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青少年海洋意識,對于推進海南海洋強省戰略、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馬向陽建議,將南海知識融入中考和普通高中會考范圍,設置合理的分值范圍,與學生學考適當掛鉤;由省教育廳與省海洋局聯合組織專家、跨學科老師開發適合我省省情的海洋意識教育地方課程,如《南海通識教育讀本》等;政府有關部門可與新聞媒體、社會團體聯合,定期開展系列海洋意識特色文化活動,如打造高品質海洋周、海洋節、開漁節,在全社會營造知海、親海、愛海的良好氛圍。
省政協委員卞高強:推進海洋人工智能+教育發展
海南省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但對海洋的利用及開發仍然極其薄弱。政協委員卞高強認為,以海洋特色作為人工智能教育載體,把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到海南中小學科學素質教育體系中,是為海洋事業培育未來接班人的需要。他建議,將海洋特色教育融入到全年齡段的人工智能教育中,為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為培育出世界級科學技術專家和戰略科學家培育良好的土壤基礎。
民盟海南省委會:結合地方特色 為中小學生開設家政等勞動實踐類拓展課程
針對海南省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的問題,民盟海南省委會認為,近年來海南省中小學校能夠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勞動教育,但也存在著勞動教育虛化、弱化、邊緣化的問題,勞動教育存在課程體系不完善、校內勞動形式單一等情況。
為此,民盟海南省委會建議,各中小學要根據課程方案,將勞動與技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等作為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渠道,結合當地資源,開發開設家政、烹飪、手工、園藝、陶藝、黎錦及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勞動實踐類拓展課程。學校在日常運行中滲透勞動教育,培養學生勞動意識,依托綜合素質評價機制,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勞動的熱情。鼓勵家校通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改善勞動教育條件,建立安保機制。完善考核評價機制,落實勞動育人。
省政協委員梁謀:評比科學教育特色(示范)學校
關于提高海南義務教育階段科學教育質量的問題,省政協委員梁謀建議,研究制定海南中小學科學教育發展的中長遠規劃,明確近期和遠期目標,并建立“政府引導、學校主導、社會支持”的科學教育工作機制,以課程建設、師資建設、設施建設、實踐基地建設為主要抓手,參照海南省普及中小學生游泳教育的經驗作法,按照人均200-400元的標準進行獎補,全面提升海南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科學素質。加強科學教育師資隊伍、課程體系及其支撐平臺建設。制定建設標準,加大公共財政投入,鼓勵公益基金和企業多渠道支持學校建設各類科學實驗室和創客實驗室,為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教育提供良好的條件保障。評比科學教育特色(示范)學校。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學校積極規劃開發與學生年齡階段和興趣特點相適應的各類科學教育特色項目。制定科學教育特色(示范)學校建設方案,科學規劃、系統設計,形成相互銜接和配套的科學教育體系。
省政協委員羅和平等人:建立中醫藥特色中小學校
在海南,部分學生對中醫藥文化有一定興趣,但缺乏學習和體驗的途徑。為此,省政協委員羅和平等人建議,在海南中小學校開展中醫藥文化教育。一方面,建立中醫藥特色中小學校,推動工作開展,有條件的學校可在校園內開辟“小小中藥園”,指導學生栽種、認識中藥;針對學生不同的心理、生理特點,編寫出版中小學中醫藥文化知識教材,作為校本或地方課程;做好教材中現有的中醫藥文化知識教學工作,把中醫藥文化元素融入到課程中。另一方面,開展以中醫藥文化為主題的課外活動,如中醫藥夏令營或研學旅行活動、參觀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參觀植物(中藥)園等;設立對中小學開放的中藥種植基地、中醫藥博物館、中醫藥研學旅行等實踐教育基地,便于學生學習、體驗、實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