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剪發立誓掀風潮 革命先驅斗志高
——尋訪美蘭區演豐鎮昌城村徐成章烈士故居
徐成章烈士與吳克之將軍、徐天柄烈士塑像。李云川 攝
豎立村頭的石碑,醒目而莊重;上百年的磚瓦房屋,古樸而厚實;墻壁上懸掛的遺像上,身著戎裝、英姿颯爽的徐成章烈士身影,將永遠鐫刻在瓊涯革命的史海中…… 三月,在美蘭區演豐鎮昌城村徐成章烈士故居,我們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前輩投身革命事業的執著勇敢精神和堅忍不拔信念。
村頭豎立的徐成章烈士故居石碑。李云川 攝
剪掉辮子投身革命運動
“我聽父輩們說,徐成章當年回村讓人們剪掉辮子,讓還處于清朝政府統治下的村民非常吃驚。”今年70歲的徐清慶是徐成章的侄兒,他一邊打開徐成章烈士故居的房門,一邊訴說著往事。
徐成章幼年曾在叔父執教的私塾就讀,不久轉入演豐鄉立初小就讀,然后以優異成績考入縣立肇新高等小學。1907年,因不滿一些教員昏庸無能,徐成章結交有志青年,剪發立誓,掀起風潮,校長以“亂黨”論罪,擬開除學籍,后由其他教員勸說而止。
1909年,徐成章和徐天柄、梁安周(即梁秉樞)等革命青年加入了“勵志社”,秘密開展“反清”宣傳活動。同年,加入瓊崖同盟會支部,成為瓊崖同盟會早期的會員。在瓊崖各地積極開展宣傳活動,并赴廣州加入學生北伐軍,報考廣東軍事講習所就讀。后因經濟拮據,離校到南洋游歷。
徐成章烈士故居。李云川 攝
成為海南首批共產黨員
1913年,徐成章從南洋回到祖國,在瓊崖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運動,積極從事討袁運動。1914年2月,瓊崖各地不同名稱討袁軍匯集起來。 討袁基地建成后,連續攻克萬寧、陵水縣城,對崖縣之榆林、三亞兩大港口守敵形成軍事包圍。榆林、三亞光復后,起義部隊改編為瓊崖討袁軍第二支隊。
1916年6月,袁世凱病斃,瓊崖討袁軍被迫解散。1917年底,徐成章到云南昆明,以優異成績考取云南陸軍講武堂第十二期步兵科。
1920年初,徐成章在云南講武堂畢業后回到瓊崖。1921年春,徐成章就任嘉積警察局局長。4月7日,他創辦的《瓊崖旬報》幾經波折之后在海口出版。
1923年初,徐成章從瓊崖到廣州,在孫中山先生的直接領導下,擔任湘粵桂聯軍某支隊參謀長,進駐廣東增城,與盤踞東江的陳炯明相對抗。1923年下半年,徐成章由社會主義青年團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由中共中央直接批準的海南第一批黨員。
徐成章烈士故居內室。李云川 攝
奉組織之命創建鐵甲軍
1924年11月,黃埔軍校第一期將要畢業時,中國共產黨廣東區委征得孫中山先生同意,決定建立“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中共廣東區委軍事部長周恩來決定抽調徐成章、廖乾五、周士第等5名共產黨員負責進行具體的組織工作。鐵甲車隊成立后,徐成章被任命為隊長。該隊實際上是由中共廣東區委直接領導的,是共產黨直接創建和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裝。
創建瓊崖蘇維埃政權
1927年10月下旬,徐成章受廣東省委派遣到瓊島,參加領導瓊崖人民進行武裝斗爭,被特委任命為瓊崖軍委委員。11月中旬,徐成章在萬寧縣第四軍區寮嶺孤村召開連級以上干部會議,正式成立東路總指揮部,徐成章任總指揮、黨代表兼參謀長。接著,徐成章率領東路工農革命軍和萬寧縣第四區農軍數千人,于22日向和樂墟發起進攻,繳獲步槍10多支,彈藥一批,斃敵10多名。11月25日,徐成章率領東路工農革命軍和農民群眾3000多人配合,第二次占領陵水縣城。12月中旬,陵水縣蘇維埃政府成立,成為瓊崖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
國家民政部頒發的徐成章為革命烈士證書。李云川 攝
指揮戰斗不幸壯烈犧牲
1927年12月間,徐成章率領工農革命軍攻下崖縣藤橋墟后,立即揮戈南進。1928年1月中旬向三亞、榆林發動進攻。三亞、榆林獲得解放,擴大了蘇維埃區域,紅色根據地連成一片。
1928年2月初,徐成章率領東路紅軍在北上途中的分界墟參加戰斗中,不幸被流彈打中頸部,抬下火線,送到軍寮村臨時總部醫治。由于傷勢過重,醫治無效光榮犧牲,年僅36歲。“徐成章的犧牲,是黨和革命事業的重大損失。”中共海口市委黨史研究室征研科主任科員周琪雄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