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白沙以黨建為引領,堅持綠色發展不動搖
機制創新聚合力 脫貧攻堅見成效
白沙黎族自治縣青松鄉擁處村,村民們舉行“啦奧門”豐收節。“啦奧門”在黎語中是慶豐收、吃新米的意思。白沙的山蘭稻種植面積4600畝,占全省半數。 袁才 攝
編者按
今年2月,省政府宣布五指山市、臨高縣、白沙黎族自治縣等3個國家級貧困縣正式摘帽,意味著我省5個貧困縣全部清零;2019年全省4.5萬人脫貧任務高質量完成;全省農村貧困發生率由2018年的0.79%下降到2019年的0.01%,提前一年基本消除現行標準下的絕對貧困……
一頂頂窮帽子摘掉,一聲聲捷報傳來。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決戰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即日起,本報推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特刊,全面展示我省脫貧攻堅實踐經驗和5個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摘帽的顯著成效,為接下來的脫貧攻堅工作傳遞正能量,吹響沖鋒號,號召全省干部群眾堅決克服松勁懈怠思想,繼續保持背水一戰的攻堅精神狀態,啃下最后的“硬骨頭”,高質量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加快建立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堅決奮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年2月29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我省三市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此前曾是全省唯一深度貧困縣的白沙黎族自治縣位列其中。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白沙全縣44個貧困村(含14個深度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此前的10825戶44232人減少至7戶26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35.2%降至0.02%,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788元,較之2014年的7902元增長了61.8%。白沙貧困群眾的各項基本保障得到全面落實,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白沙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工作理念取得了顯著成效。
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離不開白沙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道路上的大膽探索與機制創新。今年3月底召開的白沙縣委十三屆五次全會提出,要嚴格執行脫貧攻堅“四不摘”和“三不減、三提高、三加強”要求,高質量實現脫貧摘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
白沙黎族自治縣的一處茶園里,茶農正忙著采茶。 阮琛 攝
黨建引領促脫貧
自啟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白沙縣委、縣政府要求黨員干部身先士卒,以決勝脫貧攻堅為己任,親臨一線推動解決實際問題。按照部署,白沙11個鄉鎮是脫貧攻堅主戰場,各鄉鎮黨政主要領導既要當好指揮員,也要當好戰斗員;既要帶頭沖鋒陷陣,更要敢于啃“硬骨頭”,切實擔負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主體責任。
白沙始終堅持黨政主要領導雙牽頭、雙負責,其他縣領導帶頭聯系鄉鎮以及深度貧困村的工作機制,精準選派61名駐村第一書記、2996名各級干部建立覆蓋鄉(鎮)、村、組“三級作戰”體系,實現10825戶貧困群眾掛鉤幫扶“不落一戶、不落一人”,做到黨政同責同抓,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筑牢脫貧攻堅戰斗堡壘。
“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睋?,自2018年以來,白沙印發《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實施方案》,通過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使基層黨建工作更好地融入脫貧、引領脫貧、推動脫貧,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
白沙縣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縣堅持以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為重點,夯實脫貧攻堅基礎。在持續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方面,白沙結合“五星黨支部”考核評比工作和平時隨機抽查結果,按10%倒排出9個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堅持“一村一策”抓好整頓銷號。
在支持黨員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方面,白沙鼓勵發揮黨員示范帶動效應,按照“重點扶持貧困村(薄弱村)、鞏固壯大一般村、發展提升富裕村”的思路,印發《白沙縣黨員創業帶富示范基地建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黨員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充分發揮黨員示范帶動效應,帶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引領貧困戶增收脫貧。
位于白沙黎族自治縣龍江農場公司的果園里,農戶在采摘白沙紅心橙。 阮琛 攝
綠色發展不動搖
白沙位于海南生態核心區,是南渡江、珠碧江、石碌河“三江”源頭,境內440余座山嶺與30余條河流山水相依,常年云霧繚繞,生態景觀美不勝收,讓眾多外來賓客流連忘返。
貧困群眾要脫貧,扶貧產業要發展,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是首要的政治任務,白沙是要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還是靠著黎村苗寨這般好風景謀劃好“錢景”?
“打贏脫貧攻堅戰,高標準推動鄉村振興,加快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產業發展是關鍵,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撐?!痹谝幌盗幸蓡柵c僵局面前,白沙縣委、縣政府的承諾擲地有聲,舉措嚴實有力。近年來,在推動產業發展上,白沙緊扣綠色生態理念,突出特色品牌優勢,圍繞“穩膠擴茶擴藥創特色”的產業發展思路,全面落實好“橡膠十條”,發展好“兩個萬畝(綠茶、南藥)、六個千畝(山蘭米、紅心橙等)”產業,因地制宜打造如福才地瓜、打安紫玉淮山、元門竹筍等“一村一品”產業,形成符合白沙實際的產業體系。同時積極促進第三產業融合新業態蓬勃發展,做強光伏、電商、旅游、消費扶貧等產業,打造白沙隆基光伏電站、白沙電商產業園、阿羅多甘、五里路茶園等極具特色的產業示范基地,推動形成以電商物流線上引領、百家集市線下銷售的消費扶貧穩定模式。
“作為海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生態核心區,守好綠水青山是白沙最大的職責,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大本錢’和核心競爭力?!?白沙脫貧攻堅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不止要做好生態農業,還要想方設法謀劃推進農林產品加工產業。接下來,白沙將結合產業實際,大力發展茶葉、益智、咖啡等農林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進一步完善邦溪農林產品加工交易基地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引進一批支撐型、引領性的新項目、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實施。
消費扶貧人氣足
群眾脫貧有干勁,眾人幫扶更見成效。
4月10日,白沙消費扶貧“春風大行動”暨“百家百場”愛心大集市活動在該縣電子商務產業園舉行。活動現場,主辦方精心設置11個鄉鎮消費扶貧產品展區,5個電商扶貧企業消費扶貧展區,將薄紗綠茶、青松山蘭米、富涵蟲草雞蛋、榮邦大嶺芒果、隕石嶺咖啡等多種白沙特色農產品有序擺在現場供群眾選購。當天,白沙四套班子領導還到活動現場認購扶貧產品,并誠邀廣大群眾一同參與鞏固脫貧成果。
活動期間,白沙還充分發揮消費扶貧體系作用,凝聚合力組織好產銷對接,加快線上線下渠道融合,多方拉動當地消費,最大限度化解疫情對扶貧產品銷售以及消費市場帶來的不利影響,打出了“互聯網+消費扶貧”“消費扶貧+電商惠農超市”等一系列“組合拳”,架起了產銷對接橋梁,為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
按照安排,白沙今年還將結合區域農產品特色、收成時間和群眾趕集習俗,策劃不同主題的消費扶貧活動,推介應季、應時扶貧農產品,推廣白沙特色品牌扶貧產品,全年計劃在全縣舉辦20場愛心扶貧大集市活動,包括9場縣域活動和11場鄉鎮活動。同時建立扶貧農產品信息發布制度,充分利用海南愛心扶貧網等線上銷售渠道,定期在專欄發布相關農產品信息,搭建產銷對接平臺。
“做好消費扶貧活動,既要鼓勵大家獻愛心‘買買買’,也要從體系建設領域發力?!卑咨撤鲐氜k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白沙全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開展農村電商、物流配送和農業信息化平臺建設,提升特色農產品網銷競爭力;還要加快完善惠民超市項目,讓貧困群眾共享電商發展紅利,并大力開展“百場百家”等線上線下消費扶貧活動,助力白沙更多的“土貨”從大山深處遠銷至省內外。
智志雙扶見成效
扶貧不養懶漢,關鍵在于智志雙扶。
白沙脫貧攻堅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部分貧困群眾以土地、扶貧資金等形式入股合作社、產業基地,然后等著收租金、拿分紅。“在收入數字上如期實現脫貧沒問題,但不能從根本上斬斷‘窮根’,也絕不是白沙要實現的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
近年來,白沙各級部門堅持扶貧、扶志與扶智同向發力,持續轉變村民“等靠要”思想,不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白沙相繼研究出臺相關政策解決產業“一股了之”“一發了之”現象,還落實產業發展、務工就業獎補等一系列政策。如通過推行“五帶動全覆蓋”產業扶貧模式發展特色種養產業,扶持帶動新型主體55家,實施光伏、茶園等“飛地扶貧”模式,鼓勵入股的貧困群眾在產業基地投工投勞實現穩定增收,同時借助下派科技特派員指導農業生產、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等形式,有效提升群眾勞動技能和積極性。
此外,白沙各部門還積極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及定向開發鄉村保潔員、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實現貧困勞動力專業就業1萬余人,就近就業和外出務工收入如今已成為白沙不少脫貧家庭的重要經濟來源。在此基礎上,白沙以開展“六治”專項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社會文明大行動道德評議紅黑榜,積極推廣“勞動積分換獎品”和投工投勞參加集體經濟產業等模式,讓一項項幫扶政策不斷向貧困邊緣人群延伸,讓全縣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努力同全省各地同步共奔小康。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