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昌:城鄉蝶變生活美
俯瞰位于文昌昌灑鎮東海岸的月亮灣起步區,碧海藍天風光宜人。
從文昌清瀾出發,跨過清瀾大橋,沿濱海旅游公路行駛,轉眼就來到“航天小鎮”龍樓,當地居民黃宏地聊起文昌這些年的變化,都會瞇上眼睛笑著說:“美哩!”
文昌馮家灣海洋牧場建設項目在投放人工魚礁。
可不是嗎?原本偏僻的漁村,如今不僅交通便利,濱海旅游公路串聯起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北上經海文大橋通往海口,南下經文瓊高速直通瓊海博鰲;而且,這里城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步伐,國際航天城建設備受矚目,椰鄉風景更加迷人。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在文昌河、文教河匯合的八門灣,幾百米寬的入海河道,千百年來,讓東郊、文城兩鎮的人依靠擺渡來往。2012年12月,總投資5.94億元的清瀾大橋通車,徹底改寫了這一歷史。從此,東郊鎮居民去文城上班只需20分鐘就能到家。
航拍海文大橋。大橋建成通車后,將文昌鋪前到海口的車程從原來的1小時30分鐘縮短至20分鐘。
沿著濱海旅游公路繼續北上,穿過“美麗鄉村長廊”,終點到達鋪前鎮美港村。這里,全長5.597公里的跨海大橋——海文大橋于2019年3月18日正式通車,連接起文昌鋪前和海口江東新區,將文昌鋪前到海口的車程從原來的1小時30分鐘縮短至20分鐘。
同年9月21日,文瓊高速公路建成通車。聽聞此訊的文昌市民早早來到各個路口,第一時間感受便捷的交通路網帶來的現代生活。
文瓊高速公路是海南“田字型”高速公路網的重要補充,直接服務沿線兩市7個鄉鎮50余萬人,將博鰲亞洲論壇會址和文昌航天發射場緊密聯系起來,架構起瓊東北濱海旅游大通道。
“路通,財通!”文昌市會文鎮水產養殖戶符致銳說,文瓊高速公路通車后,市民、游客、經銷商等來往更加便利,水產養殖的行情越來越好。
人居環境全面提升
清早,晨曦微露,位于文城鎮的椰子大觀園上空一層朦朧薄霧,大地上的一切已蘇醒了。
家住文城鎮天成農貿市場附近的范大姐,和其他家庭主婦一樣,喜歡起個大早到菜市場里挑一些新鮮的食材,為一家子的三餐做準備。在范大姐眼里,如今的菜市場和過去比,“‘顏值’驚艷,地面干凈,管理規范,每天都有保潔人員隨時清理垃圾,環境整潔了,購物體驗不輸超市。”
俯瞰位于文昌文城鎮的霞洞湖水生態綜合整治工程,集水上游覽區、濕地景觀區、岸邊休閑區為一體。
而這一幕,正是文昌開展“雙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后城鄉變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文昌市高度重視“雙創”工作,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大力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農村人居環境和城市管理水平均有明顯提升。
2019年,文昌市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順利通過全國愛衛辦暗訪考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扎實有效,社會文明大行動在全省測評中排名前列。
文昌市東路鎮葫蘆村生態環境良好,作為美麗鄉村和城鄉一體化的示范點,不斷迎來八方游客。
與此同時,中央環保督察和國家海洋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成效明顯:在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考核中獲得全省第一;在全國率先運用大數據科技啟動和發布生態環境指數;河(湖)長制工作考核被評為全省優秀。
航天椰鄉聲名遠揚
2020年5月5日,被人們昵稱為“胖五B”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建造空間站的序幕。
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制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全國人民投來了羨慕的眼光”“海南人民真幸福,可以坐在屋頂上看火箭升空,這比去哪里旅行、看風景還美好……”當天,海南網友從沙灘、海面、屋頂、田間地頭等多個角度拍攝火箭飛天的視頻,贏得多地網友關注、點贊、轉發。
奔向深空,上可九天攬月。航天,給了文昌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給了人們又一個來到文昌的理由。
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是“椰子之鄉”,來到文昌,不僅可以看火箭發射,行走文昌城鄉,還可感受這里的椰風海韻,體驗這里的淳樸民風。
在東路鎮葫蘆村,一批批休閑度假的游客遠道而來,或是坐在村中的咖啡廳品茗,或在椰樹下潑墨揮毫,自在酣暢;
在昌灑鎮白土村,樹茂林豐,池水清碧,悠長的村巷,古色古香的大宅院,頗有韻味;
在文教鎮水吼村,密林環繞,幽然如世外桃源,淳樸的民風已延續了500多年……
“站在新起點,乘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東風,相信文昌未來的發展越來越好,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黃宏地這樣憧憬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