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落的墻面清晰可見。盧海浪 攝
海口網7月14日消息(記者盧海浪 攝影報道)7月13日,家住海口濱涯路濱涯村一區的市民吳先生向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報料稱,因墻皮脫落,自家小區被布下“天羅地網”,居民出入時都不敢靠近墻根行走,下雨、刮風天,更是不敢出門。對此,正在進行修復工程的施工單位表示,爭取在本月底全部修復。
該小區施工的樓棟入口處搭設起了防護支架。盧海浪 攝
居民反映:回家路上天降“墻皮雨”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濱涯村一區,據小區居民介紹,小區居民都是2016年中下旬陸續搬進來的,自去年開始,居民們發現每隔一段時間,小區樓房墻壁就會掉落墻皮,大小不一。
居民吳先生回憶稱,此前曾發生過高樓墻皮脫落險些傷人的事,現在雖然已經開始修復,但仍存在安全隱患。“小區里四處都是搭起的鋼架結構以及用來遮擋高空墜物的防護網,從樓下走過時還有墻皮掉下來,經常會聽到樓上掉下的墻皮砸到木板的聲音。有時掉落在木板和電動車棚上,離我很近,把我嚇壞了。”吳先生說,雖然小區里搭設起了鋼架結構及防護網,但有些過道就只有一層防護網,墻皮從30層高的外墻脫落,有可能會穿過防護網砸到人。“特別是工人施工時,會將有空鼓的地方先敲下來再進行修補,有時就像下墻皮雨,每天回家都像在探險。”
有居民反映,剛開始只有個別樓棟出現墻皮脫落的情況,后來發現幾乎所有樓棟都出現了。目前部分樓棟已經修復,其他樓棟仍在修復當中。“這要砸在頭上還得了?我們現在出門都不敢靠近樓房墻壁走,怕被墻皮砸中,在這里居住太沒有安全感了。”
記者走訪:修復工作正在進行中
當天,記者在該小區看到,現場不少地方搭起了鋼架結構及警戒線,4號樓和5號樓中間的通道支起了鋼架,靠近墻的兩側是鋼筋木板加防護網,道路中間是一層防護網。記者觀察發現經過的不少居民都選擇了打傘。“雖然有一層防護網,但時常仍有石灰飄落。”一名居民告訴記者,撐傘是為了防止墻皮穿過防護網砸到自己,也是防止細小的石灰飄落在身上。
防護網上有不少墻皮堆積。盧海浪 攝
記者注意到,在居民經常路過的防護網上方,還堆積著一些掉下來的墻皮。由于墻皮較重,有些防護網已經被壓出了一個“坑”,隨時有掉落的危險。地面上,脫落的小塊墻皮同樣十分顯眼。抬頭朝上觀察,能夠看到約30層樓高的外墻壁明顯有多處墻皮脫落,露出了灰色的基層,部分墻皮還虛掛在高層墻壁上。
高空作業吊籃。盧海浪 攝
在部分居民樓側邊上,記者看到拴著繩索的高空作業吊籃,繩索拴在頂樓,吊籃則放置在樓下的地面上。居民解釋,此前工人正在進行修補,尚有一些收尾工程沒有完成,只能擱置在原處,隨時等待修補墻面。記者注意到,施工時有不少墻皮被敲落。“經常這樣的,工人需要將有空鼓的地方敲下來,再進行修補,我們都習慣了,從不敢往那兒走。”一名居民對記者說。
溫馨提示。盧海浪 攝
在小區的施工及可能會有高空墜物的區域,記者注意到,大多已搭設防護支架、防護網,各樓棟入口處均貼有安全提示標語,防護網底下的通道旁也貼有溫馨提示,提醒來往居民注意安全。
高空墜物危險區域。盧海浪 攝
施工方:預計本月底完成修復工程
當天下午,記者聯系到該小區物業公司。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早已將情況反映給了開發商,目前施工單位正在開展修復工程,有關修復工程的一些公示也已張貼在小區里向居民告知。
公示。盧海浪 攝
記者在該小區內找到了由建設單位海口津冶華豐置業有限公司在2020年4月7日張貼的公告(事情發生的原因、解決辦法等)。公告稱,各參建單位多次討論原因并分析處理措施,由于脫落的部位幾乎全部集中在東西山墻位置,故還是受高溫、高濕、暴雨臺風等氣候因素影響最大。之后各參建單位又組織了外墻修復方案的專家論證工作,方案已通過。主要的施工方法還是按照原設計施工,并增加了新型材料的使用,以確保修復后的外墻保溫層更加牢固。記者在現場看到,修復好的部分樓棟已經沒有墻皮脫落的現象,目前有幾棟樓仍在修復中。
修復好的部分樓棟已經沒有墻皮脫落的現象。盧海浪 攝
隨后,記者聯系到了正在進行修復工程的施工單位天津二十冶建設有限公司。“墻皮脫落的具體的原因比較復雜,我們現在正在開展修復工程。”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呂經理說,針對小區出現的多處墻皮脫落的情況,他們已于4月8日開始,分階段實施作業,目前已經進入到第二階段,每天約有30名工人在小區內進行作業,將爭取在本月底全部修復,確保給住戶一個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