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珠(右一)到社區矯正對象家里進行家訪。
5年安全監管33名社區矯正對象,無一人再次違法犯罪;每天都要查看監管系統、進村入戶走訪、填寫管理材料。對于瓊山區司法局云龍司法所社區矯正工作者王珠來說,5年來每天的工作不斷地重復著,但是她對工作的耐心、熱心和細心,換來了社區矯正對象順利通過考驗期回歸社會,同時也收獲了一份快樂。
以社工身份進入司法所
“最近生活上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要定時到司法所報到”……7月16日,32歲的王珠像往常一樣去社區矯正對象家里問長問短。她每天的工作是跟社區矯正對象打交道,負責社區矯正對象的檔案管理、教育幫扶、日常走訪等,這一干就是5年。
2016年初,王珠以社工的身份進入云龍司法所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洪某是第一個讓她覺得難管的對象。他是一名未成年社區服刑對象,處在青春叛逆期,剛上門走訪時,她明顯感覺到對方并不歡迎她,脾氣很暴躁。“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我聯系了洪某所在小區的物業經理、他的親朋好友和鄰居,從他們那里獲知了洪某的很多信息。”她清楚地記得,幾天后,當她再次來到洪某家時變得信心十足,先是給洪某上了一堂法律課,隨后又跟他聊生活、工作上的事。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次的上門溝通,最終洪某被她說服了,答應會配合做好工作,服從管理,及時匯報情況。
對洪某教育成功后,王珠的內心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覺得這是管理犯罪人員的工作,有所顧慮,到變得喜歡跟社區矯正對象打交道,拿他們當朋友看。她領悟到社區矯正工作除了需要耐心、細心外,還要用情感化解每個矯正對象心里的疙瘩,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去年年底,有名社區矯正對象工作沒著落,為了不讓他再次走上犯罪之路,她立即聯系了相關部門,幫助他進行就業指導,成功為他解決工作問題。
矯正對象無一人再違法犯罪
為了方便與社區矯正對象溝通,除了上門走訪,王珠還創新工作方法,通過微信與各個社區矯正對象交流日常生活、工作情況,給他們介紹有關社區矯正的法律知識和相關案例,讓他們及時掌握國家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定期的走訪、談心交流讓她取得了社區矯正對象及其家人的認可信任,工作開展起來更加順手了。她還為每一位社區矯正對象量身打造了社區矯正方案,定期與他們見面談心,了解需求,解決難題,成為他們通過考驗期的同行者。5年來,她所管理過的33名社區矯正對象,無一人再次違法犯罪。
現在,社區矯正對象詹某是瓊山區云龍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五彩云龍”廣播站的一名播音員,用鄉音向村民傳播法治力量,讓《社區矯正法》深入人心,這離不開王珠的良苦用心。《社區矯正法》宣傳月活動開始后,王珠鼓勵社區矯正對象通過實際行動彰顯社區矯正的意義、展現他們自身的良好精神面貌,有的社區矯正對象進村入戶擔當宣傳員,有的通過義務獻血回報社會……讓她十分欣慰。
王珠說,做這份工作最自豪的就是,看到有社區矯正對象順利通過考驗期進入解矯程序。“社工是一個要用心來工作的職業,有沒有成效就看有沒有用心,做一名好的社工,就要捧著一顆心來做。”她身體力行把社工的信念傳承下去,希望更多的群眾了解、支持社區矯正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