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3日消息(記者李萬內 攝影報道)3日,市民張女士向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報料稱,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內一匹白馬皮破血流,其它的馬也瘦骨嶙峋,讓她十分心疼。當天,針對市民反映的情況,海口網記者前往該園進行走訪,得知白馬正處于發情期,情緒有點不穩定,易與其他馬或物品發生碰撞。目前,工作人員已為該馬涂用藥物。
記者走訪:馬匹受傷 未見流血
“這馬怎么受傷了,馬蹄和后臀上都是血。”據張女士介紹,2日她和家人一起到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玩,開車到矮馬區游覽時,看到一匹白馬的腳踝和身體左側等多處受傷,傷口邊上還有紅色液體流出,看著傷勢很嚴重。“有些馬偏瘦,會不會是受疫情影響,沒吃飽呢?”張女士疑惑。
3日15時,海口網記者來到張女士所說的矮馬區。當時游客不多,矮馬區圍欄里十多匹身形、大小不一的馬四處閑散走動。其中,一匹馬行動緩慢,身上有受傷的痕跡。海口網記者對比一下,這正是張女士所說的馬,但未看見傷口有流血。
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內受傷的馬。李萬內 攝
飼養員:馬匹正值發情期 已為它涂藥
“這匹馬受傷幾天了,我們正在給它擦藥。”矮馬區飼養員侯銀梅告訴海口網記者,這匹馬正處于發情期,情緒不太穩定,經常與其它馬匹打架或者撞到圍欄里的硬物品,工作人員已經為它涂抹外傷用藥,目前傷口已經開始愈合,正在恢復期。據侯銀梅介紹,這匹馬是大概6年前從內蒙古運過來的,平時在園區飲食也不錯,身體一直很健康。但是到了每年發情期或多或少都會受些外傷,“馬的發情期大概有6個月,也不規律,工作人員只能多留意,期間發現有外傷就立即用藥。”侯銀梅說。
飼養員為受傷馬涂的外傷藥。李萬內 攝
“游客說的流血,應該是我們剛剛給它上完藥后留下的紅色液體。”侯銀梅說,自從這匹馬受傷以來,工作人員每日早晚兩次為它上藥,先用安爾碘皮膚消毒劑清理,再涂上汞溴紅溶液,也就是俗稱的“紅藥水”,再通過噴灑的方式上藥,導致馬身上留有紅色藥水,而這顏色又與血相近,所以游客才誤認為是流血。
矮馬區內的成年馬。李萬內 攝
技術人員:動物健康以預防為主
園區的馬匹為什么偏瘦?受疫情影響,它們沒能吃飽嗎?對于張女士的疑問,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技術中心主任呂亞奎表示,疫情期間原本給動物們儲備的食物確實有限,但幸運的是,原本給一萬多名游客準備的食物,及時填補上這個缺口。
據介紹,矮馬區的馬都是每日喂養兩次,分別是每日10時、16時左右,每季度驅蟲一次。“動物健康的問題,我們一直以預防為主,野生動物如果等到它們真的生病了,那確實有點麻煩。”呂亞奎介紹,一般動物常見的疾病有外傷、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嚴重一些的就是血管瘤、腫瘤等等,目前有一兩只(頭)動物存在上述情況,園區已制定了治療方案,而馬的外傷需要用藥治療,再慢慢地養到痊愈。
據悉,該園區將制作科普提示牌以及規范景區管理,為游客提供溫馨服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