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外地的職工留得下,一定要有吸引力,我們政府、企業這次都拿出了真金白銀。”蘇州市副市長曹后靈說得實在。
“就地過年不能停在口號上,把顧慮搞清楚,讓留下來的人心暖了,哪里都有家的感覺。”浙江省金華市副市長、義烏市市長王健介紹了當地針對“痛點”的有效舉措。
“要讓就地過年的人感覺‘家在遠方、情在社區’,我們‘東城社工’入戶送溫暖、送物資,還舉辦了很多年味活動。”北京市東城區清水苑社區黨委書記宋淑賢說。
2月4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多地父母官亮出當地辦實事、講實效的做法,只為讓就地過年的群眾過一個暖心、安心、舒心的春節。
蘇州:真金白銀給補貼
蘇州有800多萬外來人口,根據當地人社部門統計,往年大概有15%的外來人口留在蘇州過年,今年估計在60%左右。
如何做到過半數外來人口愿意留在蘇州?曹后靈說,政府有補貼、企業有補貼。
政府方面,補貼企業留人。對春節期間重點企業安排外地職工留蘇過節的,給予每人500元留蘇補貼;對2月份重點企業吸納首次來蘇就業的外地勞動力并穩定就業3個月的,給予每人500元的來蘇就業補貼;率先兌現發放穩崗返還,去年蘇州向27.77萬戶次企業,發放了穩崗返回資金近27億元,惠及職工410多萬人次。當地還創新推出“留蘇優技”線上培訓項目,對重點企業在2月份組織留蘇職工參加線上培訓并且合格的,按照每人3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
留在蘇州,不僅生活好,還有技術學,即滿足了公眾的生活需要,還滿足了他們追求夢想的更高要求。
企業方面出臺各種獎勵措施,發放“留崗紅包”、改善就餐條件、就近安排文藝活動等,以崗留工、以薪留工、以情留工。例如,當地一家民營企業,外地員工春節留崗率達到85%,除了節假日工資以外,對留在蘇州過年的員工給予“本地過年”一次性獎勵、堅守崗位獎、春節當月超滿勤獎勵等,員工最高可以獲得5700元的留崗獎勵。
義烏:心暖了,哪里都是家
“義烏有句俗語‘客人是條龍,不來就要窮’。這次房東的減免租金是群眾自愿、群眾首創的。”王健說,從最開始給租戶主動減免兩個月房租的“中國好房東”到在全市黨員房東的帶頭下,越來越多的房東加入免租金隊伍,體現了義烏人民重義輕利的良好品德。
群眾的主動行為也得到政府的進一步引導,義烏的外來建設者和當地人得以不分彼此共建和諧美好的義烏。
在美好暖心的社會氛圍中,義烏留義過年人員從往年的20萬人左右,增長到今年的48.7萬人,占在烏外地人的48.5%。
王健介紹,義烏出臺了17條重點舉措,歸納起來是打好“三張牌”:一是打好“政策牌”。發放每人500元的消費券,每人20G手機流量包,給予每家餐飲單位3000元到10萬元的補助,免費乘坐公交車、免費停車、免費觀看文藝演出、健康體檢打5折等福利,積極保障外來建設者“吃住行游購娛”等需求。二是打好“就業牌”,發布“留在義烏”春節招聘專區、開展“春節開工不打烊”線上招聘,保障春節期間用工、務工需求。三是打好“暖心牌”。與全國90個縣市區聯合,通過媒體連線、云端團聚等方式,為外來建設者寄家書、傳問候、解思念。開展免費冬令營、“共吃年夜飯”、“流動家宴”等活動,豐富兒童假期生活,營造濃厚的過年氛圍。
北京:年味、溫情、關愛齊在線
宋淑賢介紹,除了北京市屬公園免費開放和發放2021年度惠民文化消費電子券外,東城也在全區范圍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故宮以東”過大年線上新春文化活動,體現濃濃的“年味”。
通過建立就地過年人員微信群,開通服務熱線,針對社區老年人和留京過年人員,“東城社工”開展暖心敲門行動,彰顯北京的溫情。此外,針對社區的物業、環衛、保潔和保安等外來務工留京人員,東城開展新春免費理發活動,并做好空巢、獨居、高齡、留守、殘疾人等群體的服務,每日開展探視、送餐、照料等關愛服務。(記者 張佳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