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9日消息(記者盧海浪)2月8日晚,第4期海南鄉村振興電視夜校播出,節目邀請五指山市科技特派員、五指山萬泉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光明,為大家介紹他在五指山打造蘭花產業,既帶動就業,又培育人才,給村民帶來美好生活的故事。當天,海口市電視夜校下發通知要求各區鄉村振興教學點管理員認真組織參學人員觀看節目,并于課后組織座談討論。
“做好推進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讓脫貧群眾邁向富裕,我們深感責任重大。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做好貧困群眾的‘兩不愁三保障’工作,更要做好特色優勢產業的布局和發展。”海口新坡鎮仁南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邢健介紹,未來,仁南村將持續探索做大產業發展的好路子,結合村莊實際,做好“稻蝦共養”等特色產業的同時,打造獨具特色的地域品牌,帶領村民一起走上脫貧致富路,為村民謀取更多福利。
瓊山區紅旗蘇尋三村委會黨支部書記吳敏彬認為,只有抓好產業發展,才能促進鄉村振興。他告訴記者,目前蘇尋三村種植檳榔有兩千畝左右,去年農戶的收益不錯,個別農戶年收入達二三十萬,年收入十萬八萬也不在少數。“我們正在積極探索如何形成產業鏈,帶動周邊農戶就業,期待未來能夠形成規模化發展。”
如何在實現脫貧的基礎上讓農村產業更興旺、鄉村更宜居、農民更富足?龍華區城西鎮高坡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陳洪認為,可以以產業和鄉風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等方面為抓手,商討如何將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進行有效銜接。陳洪關注到,第4期鄉村振興電視夜校講述的故事為通過“一村一品”發展蘭花產業,讓村民增收,提升生活質量。“我們可以通過產業發展來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來優秀人才,共同建設美麗鄉村。”陳洪表示,產業發展起來之后,鄉風文明也很重要,他期待未來能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多多開展文化、科技類講座,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例如可以開展電影下鄉、戲劇下鄉、音樂下鄉等活動,提高收入的同時改變農戶的精神面貌,實實在在做到鄉村振興。”
據了解,鄉村振興電視夜校是宣傳黨的政策、培訓教育基層干部和廣大農民、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陣地,是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在農村基層開展教育培訓的主要平臺。今年,海口電視夜校從164個教學點擴大至272個,范圍和對象均有所擴容。參學對象學習海南自貿港建設、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等方面的教學內容,學習省內外鄉村振興優秀典型,激發廣大干部群眾參與鄉村振興、建設美好家園、追求美好生活的熱情與動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