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施茶村火山石斛園,今天我來給大家講解……”早春二月,春光和煦,正是出游好時節。2月23日一早,海口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就迎來了一批游客。在施茶村火山石斛園,戴著草帽、腰挎揚聲器的村民洪尚科熱情招呼大家參觀。“現在村民生活都好了,家家都有小洋樓和小轎車。”說起如今的施茶村,他的臉上滿是驕傲和自豪。
洪尚科向游客介紹施茶村的變化。(秀英區供圖)
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近年來,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積極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利用轄區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石斛種植,將昔日的火山石變成了村民喜愛的“金疙瘩”。同時,以產業發展多點開花的發展思路,依托“火山口公園”和“火山石斛”的影響力,延伸發展休閑旅游新格局,培育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讓村民增加收入底氣足。
因地制宜 石斛產業發展讓村民富起來
“石斛是藥中黃金,也是我們增加收入的寶貝。”行走在林蔭濃密的石斛園內,洪尚科一邊為游客科普石斛的價值和功效,一邊講起施茶村的“蝶變”故事。“這石斛園里也有我家的五畝地,這些地以前就是寸草不生的荒山石堆,種啥都不行,現在成了讓我們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洪尚科說,2015年,在施茶村黨委書記洪義乾的帶領下,施茶村因地制宜引進了石斛種植產業,成立了施茶村石斛種植合作社。如今,施茶的石斛種植面積已達1000余畝,石斛年產值達1800萬元。其中,勝嶸石斛育苗基地2020年以來共育苗8000余萬株,研發產品十余項,涵蓋化妝品、健康食品、植物茶飲、保健酒等多個領域,綜合總產值近億元。
火山石斛園。劉杰 攝
“我們家有6口人,兩個孩子在外打工,算起來,我們家現在每年人均收入有近5萬元。”在送走游客后,洪尚科跟海口網記者聊起他家這幾年的變化。“在石斛產業的帶動下,我們家的生活越來越好,2018年蓋起了三層樓。其實,不只是我們家,富裕起來的村民們都蓋起了小洋樓。”
近年來,施茶村以火山石斛種植為主導,通過“龍頭企業+農民土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著力打造火山石斛種植示范園區;依托火山口世界地質公園、農業觀光產業園以及綠道休閑慢行系統等優勢,大力發展農業、餐飲業、民宿產業等,不斷拓寬農民收入渠道。2019年,施茶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約24000元,2020年人均年收入突破29000元。
一村一品 新興產業多點開花
在施茶村村志館門前,一塊近3米高的黑色火山石上,幾行紅字格外顯眼:“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條人無我有、科學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
火山石上種石斛,“點石成金”。(秀英區供圖)
據了解,為推動農家樂、民宿等休閑農業經濟發展,施茶村還打造了一條20公里的火山特色旅游道路,串起了施茶村8個自然村、5個火山口、9個溶洞。同時,制定“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的發展模式,依托靠近火山口公園景區的位置優勢,大力發展美麗鄉村旅游,已打造留聲機、慢生活、美社有個房、火山石塢、開心農場、火山老屋咖啡等民宿6家,共有客房247間、床位363個,節假日入住率達70%;借助火山特色農產品打造火山風情美食街,為“石山老粉”“辣木雞”等特色餐飲店提質增效,形成石山美食網紅打卡點;美富村結合村民優秀的家風家訓傳承,挖掘打造了中國家風家訓施茶館,同時依托家風家訓館進一步帶動了鄉村旅游發展……未來,施茶村將按照“農業+文化+旅游”的融合創新模式,集農業觀光、文化體驗、休閑度假于一體的新型生態旅游度假區的發展思路,促進施茶村“農、產、旅”全方位融合,走一條人無我有、和諧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
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洪義乾表示,下一步施茶村將探索發展無核荔枝,通過陸僑集團提供無核荔枝種植技術支持,力爭形成“荔枝樹下種石斛”深度融合的特色農業產業。同時,還要繼續推動鄉村旅游發展,不斷加快道路、公廁、游客中心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促使餐飲、民宿等提質升級,打造鄉村振興“樣板村”。
特約記者陳創淼 通訊員柴文婭 記者劉杰
(海口網2月24日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