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在海口海甸島秦吉大廈的業主蔣女士遇到了一件煩心的事:她駕車經過地下停車庫出口時,不料一塊排水溝蓋板突然彈起,砸到了自己愛車的底盤,導致汽車底盤多個部位受損。事后,蔣女士認為事故原因主要是小區物業管理存在缺陷,要求物業承擔汽車維修費用,可沒想到,物業的答復卻讓她感到“扎心”。
業主汽車受損 物業不愿擔責
蔣女士駕車駛出地下車庫出口時,排水溝蓋板被車輪掀起。(受訪者供圖)
3月7日中午,蔣女士駕車駛出小區的地下停車庫,開到停車庫出口時,突然聽到車輛尾部傳來一陣聲響,嚇得蔣女士趕緊把車停下。她下車查看時,發現汽車左后輪壓著一塊排水溝蓋板,汽車底盤中間部位流出了一些綠色的液體,地面也留下多條劃痕。
隨后,蔣女士只好把車停在原地,聯系小區物業、警方以及保險公司。蔣女士認為,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系物業公司沒有對蓋板進行加固,導致她的汽車損壞,并要求物業承擔責任。小區物業負責人周先生表示,事故原因為蔣女士車速過快,并非物業方面的責任,讓蔣女士報保險修車。
“車庫外面是一段上坡路,我當時車速大概為5km/h,車上有人,我怎么敢開快?”對于物業的說法,蔣女士難以接受。她表示,事故發生后,警方介入調解,當時物業表示愿意承擔責任,可后來物業又不承認。“當時明明說好了,可民警走了之后,他們又不認賬。”
事故發生后,蔣女士汽車底部流出綠色液體,車輛多個部位受損。(受訪者供圖)
事后,經過汽車4S店檢查,蔣女士的汽車底盤、電池包以及冷卻液箱管受損,需要進行維修。因為物業不愿承擔維修費用,蔣女士只好報了保險,前后修理費用一共1.3萬元。雖然車輛已經修好,但是蔣女士認為物業沒有擔起任何責任,讓她憤憤不平。
車修完后,蔣女士多次聯系周先生,希望物業方面能夠承擔維修費用。周先生并不認同,表示物業方面不存在任何過錯。多次溝通未果,無奈之下,蔣女士撥通了海口網報料熱線(0898-66822333)求助。
社區調解介入 物業賠償兩千元
根據蔣女士的報料,記者來到秦吉大廈,發現小區出入地下停車庫必須經過一條排水溝,水溝上方蓋著數塊方形蓋板。蔣女士現場演示徒手將井蓋掀起,人踩在上方,蓋板也會出現松動,非常不牢固。另外,蔣女士介紹,物業沒有在出口處安裝相關標識牌,提示業主駕車注意行車安全。
秦吉大廈小區停車庫出口處多個排水溝蓋板未固定,徒手就能掀開。陳家煜 攝
現場,小區物業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一到下雨天,這條排水溝容易堵塞,雨水不能及時排出,需要翻開蓋板排水,所以井蓋不能加固。對于蔣女士提出的要求,該名工作人員表示不能私自決定,需要請示公司領導。
記者根據蔣女士提供的聯系方式,電話聯系到了小區物業相關負責人周先生,他表示,小區二十年都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其認為是蔣女士車速太快導致,并非物業方面的責任,不過出于同情,物業給予蔣女士1200元“撫慰金”。“如果蔣女士不接受,完全可以通過走法律程序解決。”周先生說道。
3月25日下午,記者與蔣女士一同到小區所在的人民街道辦攔海社區居委會求助,蔣女士向該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表明了訴求:一是由物業承認過錯,并賠償汽車維修費用1.3萬元;二是對小區井蓋進行加固,防止類似事故再次出現。
3月27日,經居委會調解,物業方面愿意賠償蔣女士2000元。“如果我到法院起訴,這個過程耗時費力,所以不接受也沒有其他辦法。”蔣女士最終接受了調解。此外,居委會要求物業對排水溝蓋板進行加固,物業方面表示后續將安排該項工作。
記者手記
業主因小區公共設施問題導致車輛受損,這說明小區物業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而業主在協商賠償時又經歷了一波三折,這反映出物業公司不負責任、不作為。既是小區物業服務公司,當以服務為先,遇到業主反映問題時如果只想著逃避,終會自食其果。業主既然按期交納物業費,物業就應當履行其相應的責任,擺正自身地位,回歸服務角色,正面回應業主需求。另外,此次事件也給其他業主提個醒:在遇到問題時,不能一昧的忍氣吞聲,這不僅無助于問題解決,反而助長他人囂張氣焰,應該敢于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記者陳家煜 攝影報道
(海口網3月29日訊)
在生活和工作中,你是否遇過這樣或那樣“鬧心”的經歷:個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卻求助無門,陷入維權難困境?
或許,你曾受情感所困,滿腔心事卻無人可傾訴的瞬間。
即日起,海口網開通“記者幫幫幫”專欄,面向社會征集鮮活、有料的海口地區新聞線索,我們將安排記者進行核實并跟進報道。你有“料”我有“獎”,歡迎大家踴躍來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