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俠夫(1901–1927)
許俠夫,原名許聲鵬,海南文昌縣(今文昌市)人。許俠夫少年時聰明伶俐,8歲被送進私塾讀書,學習成績很好,因而2次跳級,13歲在東閣墟小學畢業。他不僅勤敏好學,還敢作敢為,常因指出老師長輩之錯而受到大人們的“責備”。
1921年,許俠夫隨長兄許聲鴻到馬來亞謀生。他白天為資本家做工,夜間到夜校讀書,不斷接受新思想。1923年,他離開馬來亞回國,在朋友的幫助下,進入暨南大學讀書。他經常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各種進步書刊,如《共產黨宣言》《列寧傳》《新青年》等,開始接觸馬列主義思想。
1924年,暨南大學遷往上海,許俠夫繼續在暨南大學社會科學系就讀。在上海,他參加了由瓊崖留滬進步青年組織的瓊崖新青年社,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參與出版《瓊崖新青年》(半月刊)雜志,宣傳革命思想。1925年秋,許俠夫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積極投身上海學生在英租界進行的反帝斗爭的“五卅運動”。
1926年,他受黨組織派遣,回瓊崖參加黨的領導工作。同年6月,在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瓊崖地委委員兼宣傳部長。隨后以廣東省立第六師范學校(今瓊臺師范學院)教員身份,在師生中積極宣傳馬列主義思想,領導開展學生運動。他在進步刊物《路燈》《掃把》《現代青年》等雜志上,撰寫眾多文章,向廣大群眾和青年學生灌輸馬克思主義思想,召號青年學生參加革命斗爭。他在第六師范學校中秘密發展黨團組織,把進步教師和學生吸收到共產黨、共青團組織中來,壯大骨干力量。當時校內思想頑固的教師陸達節將許俠夫視為眼中釘,對他領導的革命活動暗中進行破壞。許俠夫針鋒相對,在中共六師支部的領導下,動員廣大教師學生,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擇師運動,把頑固不化的教師趕出校園。
1927年4月22日,瓊崖以黃鎮球、葉肇為首的“瓊崖清黨委員會”,在???、府城對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進行瘋狂的血腥屠殺,制造了四二二事變。在群眾掩護下,許俠夫同瓊崖地委委員羅文淹等一起潛回文昌農村,并以瓊崖地委特派員的身份領導文昌縣的工作。他首先在東閣、文教一帶恢復和發展黨的組織,帶動寶芳、頭苑、昌灑、水北、抱羅、抱錦、公坡等鄉的黨組織逐步恢復與發展。同年6月,許俠夫當選為中共瓊崖特委委員。他根據瓊崖特委的指示,在溪西村(今文教鎮)主持召開中共文昌縣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了中共文昌縣委,并擔任縣委書記。在縣委的領導下,全縣各地農村逐漸恢復和建立了農民協會、婦女協會、青年團和勞動童子團等群眾團體。縣委領導建立革命武裝隊伍,在農民自衛軍的基礎上,成立有100多人的文昌討逆革命軍(7月改為瓊崖討逆革命軍第五路軍),譚明新任指揮,許俠夫任黨代表。
同年8月24日,譚明新、許俠夫指揮文昌討逆革命軍在湖山溪尾地區與文昌縣反動縣長邢森洲帶領的反動武裝開展激戰,擊斃敵軍官兵多人,繳獲一批槍支彈藥。9月,許俠夫率領討逆革命軍圍攻文教墟反動民團,打死打傷敵兵多人;緊接著又率領討逆革命軍攻打寶芳、新橋、水北等民團據點。12月4日,許俠夫和改編的工農革命軍一連連長陳功泰、二連連長郭書椿等帶領部隊在文昌縣水北鄉赤土村集訓,準備伺機攻打文昌縣城的敵人據點。但由于機密泄漏,被國民黨縣長邢森洲察覺,第二天,工農革命軍兩個連的指揮部遭到國民黨聯防隊邢谷美部、邢東雄部和文昌縣縣兵連黃直悟部的突然襲擊,工農革命軍英勇抗擊。國民黨駐軍33團黃世英部援兵趕來,敵我力量懸殊,工農革命軍陷入敵人包圍。工農革命軍決定突圍,部隊行至廷仁坑時許俠夫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6歲。
文字整理:程曉斌 陳立超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