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增(1900–1929)
原名黃學曾,廣東遂溪縣人。1920年夏進入廣東省第一甲種工業學校讀書。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后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4年7月參加第一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畢業后任國民黨中央農運部特派員,被派到花縣指導農民運動。10月,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廣東區委候補執行委員,參與領導廣東、廣西、香港等地青年團的工作。1925年5月,當選為廣東省農民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兼秘書。同年秋,擔任中共廣東區委農民運動委員會委員,與彭湃、阮嘯仙、周其鑒等領導廣東農民運動。1926年3月,擔任廣東省農民協會南路辦事處主任。1927年10月15日,在香港舉行的中共廣東省委和中共南方局聯席會議上,被選為中共廣東省委候補委員。1928年4月,當選為中共廣東省委委員。6月,受廣東省委派遣,前往瓊崖工作。
1928年五六月間,瓊崖紅軍反“圍剿”斗爭不斷失利,全瓊革命斗爭形勢日益險惡。黃學增抵達瓊崖后,立即著手整頓黨組織。7月上旬,黃學增主持召開中共瓊崖特委擴大會議,改組特委,黃學增任特委書記。8月上旬,黃學增到海口市整頓黨組織,改選中共海口市委,要求貫徹中共廣東省委的指示,作好府海地區的城市工作。1929年3月,海口黨組織發動印務、屠業、人力車、汽車工人掀起加薪、反租、反捐等罷工斗爭;5月,海口新民報館工人掀起罷工,白沙門農民與警察進行抗稅斗爭,群眾情緒高漲。這些城市斗爭分散了敵人的注意力,減輕了革命根據地反“圍剿”斗爭的壓力。黃學增支持和推動建立蘇維埃政權工作。1928年8月瓊崖蘇維埃政府成立后,各縣亦逐步健全或建立蘇維埃政權,深入發動群眾,支持各級黨組織和紅軍開展斗爭。與此同時,黃學增等抓緊對紅軍隊伍的整頓,把紅軍司令部改為軍事委員會,置于瓊崖特委直接領導之下,任命特委委員梁秉樞為軍事委員會主席;取消西路、中路、東路紅軍名稱,改按營、連序列命名,每縣建制為一個營,下轄幾個連,全島紅軍,統歸軍事委員會指揮。
1928年12月下旬,黃學增貫徹廣東省委第二次擴大會議關于實行以城市工作為中心的方針,和建立南區特委的決定,與官天民、陳大機等人帶領中共瓊崖黨、團特委機關遷往府(城)海(口)地區,一邊籌建南區特委,一邊開展城市工作。1929年2月,瓊崖特委機關被敵人破壞,陳大機、黃朝麟、云昌江等特委和海口市委領導成員及機關干部多人被捕,革命力量遭受重大損失。黃學增、官天民因赴省匯報工作而幸免于難。5月,黃學增被任命為中共廣東省委瓊崖巡視員。7月,設在海口市的中共瓊崖特委機關又一次遭到敵人的嚴重破壞。黃學增和中共瓊崖特委書記官天民從省委匯報工作返回海口后得知消息,借病住進美國教會興辦的福音醫院,但被叛徒出賣,遭敵人抓捕。黃學增在監獄里堅貞不屈,始終嚴守黨的秘密。8月12日,他在海口市紅坎坡英勇就義,時年29歲。
文字整理:程曉斌 陳立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