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哲(1903–1930)
楊學哲,又名楊新培,海南萬寧縣(今萬寧市)人。出身于農民家庭。1925年考入萬寧縣立初級中學讀書,受到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在楊樹興、陳文榮、符光東等共產黨人引導下,接受新思想,積極投身革命斗爭。楊學哲等進步學生經常利用“牛坡”(集市日),上街張貼標語,散發傳單,進行演說或以演白話劇的形式進行宣傳,揭露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互相勾結、瓜分瓊崖的罪行。同年冬,瓊崖學潮蓬勃興起,省立第六師范學生魏宗周等人回到萬寧,進行革命宣傳活動。他們和萬寧縣高等小學校長陳文榮成立青年工作團,組織社會進步青年學習革命理論,到萬寧縣立初級中學開展革命宣傳活動。進步教師劉伯川向學生宣傳革命思想,支持進步學生投身革命活動,遭到推行封建專制教育路線的校長陳儒敷反對,限制師生參加社會政治活動,并將劉伯川解雇出校,激起進步學生的反對。學生會領導人楊學哲、熊俠帶領同學們與陳儒敷進行斗爭,謀劃擇師運動,組織學生上街游行,高呼“陳儒敷滾出萬中去!”的口號,并要求縣府撤掉陳儒敷校長職務。陳儒敷依仗反動勢力的支持,以“鬧事”為理由,將熊俠等一批進步學生開除出校。楊學哲、熊俠帶領這些被開除的學生到國民黨縣黨部和縣農民協會籌備委員會請愿,得到楊樹興、符光東等共產黨員的支持。楊樹興等出面交涉,國民黨萬寧縣長陳瀛被迫讓步,以縣政府名義撤掉陳儒敷校長職務,由陸興煥繼任,被開除的學生回校復課,學生擇師運動取得勝利。1926秋,楊學哲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底被黨組織推薦到廣州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學習。
1927年廣州四一五事變后,楊學哲離開黃埔軍校,按照黨組織的指示到廣東東江工作,后任東江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一縱隊政治委員,隨后被派往蘇聯學習。1930年,楊學哲回國,受黨組織派遣到瓊崖紅軍司令部工作。同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在母瑞山成立。9月4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籌備委員會任命梁秉樞為紅軍第二獨立師師長,楊學哲為政治委員。在楊學哲任職前,瓊崖特委已派他到府城開展兵運工作。7月,楊學哲在大亞旅店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在監獄里,他受盡嚴刑,但始終堅貞不屈,保守黨的秘密,表現出一個共產黨員鐵骨錚錚的英雄氣概,面對敵人的逼供,他慷慨陳詞駁斥國民黨反動派,最后從容就義,犧牲時年僅27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