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文山村,新修建的水泥路綿延相連,道路兩旁樹木繁盛,房屋錯落有致,村道干凈整潔,家禽規矩地生活在一個個綠色的柵欄里,村民曬稻谷的沙沙作響聲讓這個靜謐的村莊透著幾分靈氣……看著村莊這些喜人的變化,干部群眾無不感謝文山村鄉村振興工作隊,稱贊工作隊隊長莫建勛為此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文山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莫建勛(左)與村民交談。李萬內 攝
一線教師到田間地頭 滿腔熱血帶村民致富
2019年初,在海口市丁村小學任數學科教師的莫建勛,被派到文山村擔任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到村后,莫建勛與其他兩名工作隊隊員迅速進入狀態,在村里的大榕樹下與村民交談,挨家挨戶走訪調查,搜集問題整理分類。期間,遇到村民不理解、不配合的情況,他耐心、細心講解。最終,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莫建勛掌握了文山村人口情況、產業經濟、黨組織建設、歷史文化等方面的資料。
村民正在曬稻谷。李萬內 攝
剛到村里時,莫建勛心里有點沒底。“我一直是一線任課教師,在三尺講臺傳授知識。可以說在教書育人范疇,我是行家里手,但走到田間地頭,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到村后,莫建勛遇到的問題便是身份的變換。他坦言,從一名教師到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開始確實有些不適應,不過他立馬轉變思維,以鄉村振興工作隊為大講堂,憑著一顆真心,跟鄉親們講好致富奔小康這門課。
鄉村振興靠產業。莫建勛深知只有把文山村的產業搞起來,鄉村振興才有后勁。文山村位于南渡江畔,是一個人才輩出、歷史悠久的文化古村。這里水文資源豐富,村內池塘眾多,有明石清碑、古墻古井等遺跡,如何充分挖掘這些歷史文化資源,將它們轉化成村民致富的成果,這是莫建勛和文山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們深思的問題。
當時,龍泉鎮美仁坡村的荷花產業發展態勢非常好。文山村是否也能學習借鑒呢?有了想法,莫建勛很快跟村民商量,并組織村民到臨高、龍泉鎮等地考察學習。經過和大家多次認真研究,在深入挖掘文山村悠久的歷史文化基礎上,莫建勛決定把種植荷花產業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將文山村旅游、農業、產業等發展鏈條串起來。莫建勛說,文山村前期種植了38畝荷花,預計下個月可以采收。后期,還將擴大種植規模,計劃增加荷花種植面積80畝。
激發村民內生動力 積極參加村內事務
駐村兩年多,莫建勛走遍了村里的每個角落,通過談話了解村民所思所想,組織集體學習,制定激勵機制激發村民內生動力。文山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先后組織村民到龍華區龍泉鎮坡佐村、文昌市馮坡鎮昌里村委會湖淡村參觀人居環境整治、荷花產業發展,參觀后村民要談感受、講方法、提建議、表決心。
“大家總覺得鄉村振興是別人家的事。”莫建勛發現,以前村民們缺少凝聚力,而通過組織外出學習,村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村民緊緊地團結在一起,為文山村鄉村振興注入形成一股強大力量,為文山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曾經每個月開展一次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許多外出的村民也會趕回來,共同參與清掃鄉道、清除雜草。
莫建勛幫助村民搭建禽圈。資料圖
文山村不少村民家里養家禽。以前,散養的雞、鴨到處亂跑,導致家禽糞便肆意橫流。這對于一個發展農旅產業的小村莊來說,無疑是致命的。為此,文山村鄉村振興工作隊買來欄網和鋼管,莫建勛親自上陣,搭建嶄新的禽欄,并挨家挨戶做村民思想工作,漸漸地,“工作隊親自上門幫忙建新雞圈”的聲音在村里傳開,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找上莫建勛申請建禽欄,工作一下順利了起來。“村容村貌比以前好多了,我們不僅吃上旅游飯,養殖家禽也有不少收益。”村民周克駒家對工作隊的做法非常贊同。
“激發鄉親們的主動性,首先要了解村民的想法,工作干得更扎實一些,村民們感受到你付出的真摯的情感,自然就會支持。”作為一名黨員,莫建勛始終嚴格要求自己,用實際行動為群眾排憂解難,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如今的文山村的環境煥然一新,村容村貌的“面子”越來越靚麗;荷花、旅游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村民錢包的“里子”也越來越緊實。榕樹下、水塘邊、宅院里,總能看到老人悠閑地行走坐臥,小孩盡情地嬉戲打鬧,以及大人們勤勞補拙的身影,大家享受鄉村振興帶來的實惠與好處。
記者李萬內 攝影報道
(海口網6月21日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