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接力,文明實踐讓群眾心里暖暖的
“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在大學的生活里,我一定努力學習,不負昭華,學有所成,回報家鄉!”學子梁慧青說。活動現場,受捐助的學子紛紛感謝支持和幫助他們的父老鄉親。這是一場愛心的接力,也是一種精神的傳承。自2006年開始,從墨橋走出去創業、務工的鄉賢自發組織,獎勵當年考上大學的學子。2012年8月,墨橋鄉親教育發展促進會正式通過民政部門注冊成立,設立完備的組織機構,捐資助學實現規范化。截至目前,共捐助善款180余萬元,累計資助400多名墨橋學子完成學業。
93歲老黨員、老村干部王開仕(左一)捐款助力學子圓夢大學。伍鳳妹 攝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改變鄉村整體的精神面貌,還需要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廣泛參與,不僅要辦好‘金秋助學’,還要開展好其他惠民利民的志愿服務。”墨橋鄉親教育發展促進會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為了拓寬社會各界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渠道,辦好更多群眾好事實事,瓊山區依托??谑写壬瓶倳瑒撔略O立“??诃偵叫聲r代文明實踐資金”,匯集社會愛心資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機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豐富廣大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讓文明實踐延伸群眾“幸福半徑”。
從2021年4月成立至今,海口瓊山新時代文明實踐資金累計募集社會各界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的愛心資金200萬元。據統計,瓊山區各鄉鎮共設有“教育促進會”等公益性農村社會組織10家,都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重要內容,引導鄉賢扎根鄉里,推動形成關注弱勢群體、熱衷文明實踐的良好氛圍。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