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機構世界氣象組織(WMO)周三在日內瓦發表報告稱,過去50年來,因氣候變化引發的干旱、風暴和洪水等自然災害數量增加5倍,造成全球超過200萬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3.64萬億美元。
據德新社2日報道,該研究調查了1979年至2019年間發生的約1.1萬起災害,包括多起重大災難,如上世紀80年代發生的埃塞俄比亞旱災,共造成超過30萬人死亡,是至今最致命的單一天災;經濟損失最嚴重的天災是2005年美國“卡特里娜”颶風,損失超過1636億美元。與氣候有關的災害數量迅速增加,由于全球變暖,極端天氣事件變得越來越頻繁。過去半個世紀以來,與極端天氣有關的災難平均每天都會發生,一天可造成115人喪生以及2.02億美元損失。其中超過91%的罹難者在發展中國家。
正面消息是,在自然災害發生頻率激增的同時,得益于更完善的危害早期預警系統,每年的死亡人數從1970年代的超過5萬人降至2010年代的約1.8萬人。不過,報告也指出,WMO的193個成員國中,只有一半擁有自然災害預警系統,非洲的氣象觀測更是嚴重落后。而經濟損失最大的6場災難都發生在美國,說明發達國家也需提升防災能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