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經過環境整治,曾經“臟亂差”的鄉村煥發新活力,村民靠房租鼓起了腰包;舊房改造,閑置房變身“黃金屋”,“沉睡資源”成致富活水……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閑置房成“黃金屋” 城中村變“城中景”[組圖]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21-09-13 09:38

    原標題:海口有效盤活閑置農房和宅基地資源,實現村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

    閑置房成“黃金屋” 城中村變“城中景”

    經過環境整治,曾經“臟亂差”的鄉村煥發新活力,村民靠房租鼓起了腰包;舊房改造,閑置房變身“黃金屋”,“沉睡資源”成致富活水……

    近年來,海口做活鄉村文章,不斷提升“城中村”環境衛生、市政設施和市容環境,讓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激活閑置農房和宅基地,通過招商引資引入新業態,讓閑置資源重新煥發生機,有力推動鄉村振興。

    海口市儒張村古民居打造的精品民宿火山特色濃郁。

    喚醒沉睡資源

    “閑置房”變“黃金屋”

    9月12日上午,記者驅車前往秀英區永興鎮儒張村,踏著火山石鄉道,來到沐心石屋民宿,一座古老雅致的庭院映入眼簾,一座座火山石古石屋院落置身古村之中,呈現出世外桃源般的寧靜和閑適。

    古雅的房間里,床鋪、電視、空調、衛生間等設施一應俱全,村民王妹正忙著打掃房間,“民宿發展起來了,不但有租金收入,還能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海口市儒張村百年火山古村打造的精品民宿別具一格。

    閑置農房變身“黃金屋”,得益于沐心石屋民宿項目的建設。

    “儒張村環境優美,非常適合發展生態旅游業。我們于2018年8月開工,通過火山石屋元素和文化有機嫁接旅游業態,將農戶閑置的石屋保護性改造成民宿,實現了石屋的保護和增值。”沐心石屋民宿相關負責人吳增兵介紹,項目采用“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將農戶閑置的房子或土地進行租用,每年有保底分紅,并且提供就業崗位,解決當地村民的就業問題。

    “荔枝豐收的季節,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來采摘游玩住宿,我們的民宿每天爆滿,可謂一房難求。雖然現在是淡季,但每天仍然有70%的入住率。”吳增兵說,沐心石屋已有40多間客房,下一步將繼續改造,增加至120間。

    海口江東新區“898藝術村”頗具特色。

    閑置房屋再利用的不只是儒張村。美蘭區靈山鎮權擁東村“牽手”藝術家,讓老舊村莊變身“898藝術村”,曾經一間間閑置的老屋,如今火爆“出圈”,吸引市民游客紛紛“打卡”。

    閑置農房火了,產業也“活”了。目前,權擁東村已形成了名家字畫、原創油畫、美術培訓、墻繪雕塑、陶藝創作展銷、古箏培訓、字畫裝裱、景觀亮化美化、會議展覽等多個業態。

    沐心石屋民宿和“898藝術村”只是我市盤活閑置資源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閑置農房盤活利用是展示鄉村振興成效的“重要窗口”,更是村集體經濟和農民收入增長的重要途徑。

    去年3月,我省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宅基地審批管理的通知》,鼓勵推進閑置宅基地及農房盤活利用。近年來,海口積極探索閑置宅基地及農房盤活利用方式,通過盤活利用閑置農房、宅基地等“沉睡資源”,發展民宿、農家樂,給農戶和村集體創造收入。

    升級改造鄉村

    “城中村”成“幸福村”

    9月12日一早,住在水頭村的陳先生來到丘浚公園散步,在文化廣場和村民下棋,盡享愜意生活。

    “2012年,我從山西來到海口創業,一直住在水頭村。”陳先生說,水頭村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出門就能到公園散步休閑健身,這也是他一直在水頭村居住的原因。

    海口市水頭村沿街店鋪干凈整潔、綠樹成蔭。

    值得一提的是,水頭村注重治安管理和基礎設施建設。村子在街頭巷尾安裝了90多個攝像頭,通過“視頻監控+巡查”的方式,對村內亂倒垃圾、亂停車以及其他不文明行為進行實時監控,維護社會治安及環境秩序,全力為村民打造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

    “村民主要靠出租房屋增加收入,村里環境好了,村民的房屋出租率也會上升。”水頭村黨支部委員王健旺說,不僅如此,近年來,水頭村修建了水泥村道、籃球場、大戲臺、文化廊等,還安裝了路燈、監控,讓村民和租戶安心舒心居住。

    不只是水頭村,近年來,隨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持續深入,海口“城中村”村容村貌變得更加干凈整潔、文明安全,成為一道道“城中景”,村民的商鋪和房屋普遍實現了增值。

    “近年來,我們通過大力推進文化廣場、體育健身等設施建設和農村信息化建設,為群眾提供了一個娛樂健身的好去處。”書場村委會副主任馮衛楊說,為了讓在書場村工作和生活的人吃上“定心丸”,近年來,村里除了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還在每家每戶都安裝了煙感器、滅火器、噴淋裝置等消防設備,保障村民和租客的生命財產安全。

    海口市書場村消防站通過信息化管理平臺實時排查安全隱患。    

    硬件設施不斷完善的同時,書場村還注重增強文化底蘊。去年,秀英街道通過打造社區文化品牌書場村音樂節“瓦們的音樂”,有效帶動書場村消費經濟發展。

    “書場村音樂節共有8場活動,給村民送上了一場場豐盛的‘文化大餐’。我們以喜聞樂見的表達形式,將音樂舞臺作為提升社區文化的一個出發點,進一步增強居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秀英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音樂節活動從打造社區文化品牌出發,以音樂、文創等新形式為書場村注入新活力,將街道巷弄生活與文藝世界相匯通,進一步推動秀英文化與經濟發展。

    凝聚多方合力

    “冷資源”變“香餑餑”

    記者走訪海口鄉村發現,在實際操作中,盤活閑置農房和城中村租賃經濟發展,仍面臨村民發展集體經濟的意識逐漸淡薄、閑置農房盤活利用渠道有限等難題。為此,海口鄉村也在探索新路子破解新難題。

    目前,書場村正探索經濟發展新模式。馮衛楊介紹,下一步計劃向廈門等城市學習,因地制宜,利用轄區資源,發展“小巷經濟”,并充分挖掘和結合書場村本土歷史文化,打造獨具特色的小吃一條街;同時,發展民宿經濟,為書場村發展添加新的動力,助推城中村振興,壯大村集體經濟,不斷提高村民幸福指數。

    海口鄉村舉辦的海南民族風情藝術展受到市民游客青睞。

    “我們既要招人才,也要招商。”富教村民小組組長張帝恩介紹,富教已引進企業,對“老村”的150畝土地進行整體改造規劃,共同將其打造成為集民宿、旅游、養老、休閑為一體的富教村鄉村振興產業園。

    目前,該規劃已經上報秀英區政府,待審批通過后,即可進行整體開發建設。“我們將對原有的古村居進行最大程度地保護與修繕,并保留原村落的建筑風格。民宿建筑等都將沿用火山巖作為建筑材料,保留古樸的火山原始風貌。”項目合作企業海南匯禾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稱,他們將力爭打造一處具有火山文化代表的休閑旅游“打卡”點,助力鄉村振興。

    對于擁有眾多古建筑的建群村,如何讓古屋煥發生機是該村當前思考的問題。在保持村子古老風貌的基礎上,建群村對古宅進行修繕。“我們準備將無人居住的民宅進行整合,引進企業打造特色民宿,配齊基礎設施,讓村民通過出租老屋增加收入,同時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建群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明壯表示。

    [來源:海口日報] [作者:陳麗園 石中華] [編輯:馮定輝(見習)]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