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吃上“旅游飯” 村民們踏上“致富路”
秀英區石山鎮提升服務環境,以全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
市民到施茶村火山石斛園休閑。記者 石中華 攝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首批100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名單,一個個旅游要素資源豐富的旅游型新鄉鎮陸續走入公眾的視野。在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名單中,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入選。
近年來,石山鎮充分挖掘火山特色旅游資源,依托火山口公園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產業資源,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提高旅游服務水平,打造全鏈條式的旅游體驗,推動全域旅游發展,讓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踏上“致富路”。
家長帶孩子到火山口公園游玩。記者 石中華 攝
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搞定
鮮嫩爽滑的石山壅羊、嫩滑可口的石山黑豆腐、美味滋補的石斛雞湯……每天一到飯點,秀英區石山生態美食街就香飄四溢。每家店用石山本地食材制作的菜肴味道獨特,吸引不少游客慕名“打卡”。“很喜歡石山鎮,吃住玩都方便,假期可以住到‘海南有個家’民宿,在火山口公園玩累了就去美食街品嘗當地特色美食,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搞定。”游客陳菊笑著說。
在“吃、住、行、游、購、娛”6個環節,石山鎮牢牢抓住火山風情特色,推動全域旅游發展。如今,石山已然成為涵蓋“吃、住、行、游、購、娛”六方面業態為一體的多功能休閑農業小鎮。近年來,石山鎮加快旅游公路建設,配套旅游公廁、電瓶擺渡車等服務設施,開發石山鄉村旅游智慧導覽系統,充分發揮石山互聯網農業小鎮旅游服務中心作用,打造一流的旅游服務環境。
鳥瞰綠意盎然的火山口公園。記者 石中華 攝
去年10月,石山鎮結合當地餐飲風俗文化,啟動石山生態美食街項目,把風景路沿線的辣木雞農家樂、石山老粉等七家餐飲店打造成一條集餐飲美食、節能環保、火山特色、休閑娛樂、網紅打卡點為一體的特色美食街。今年年初,項目正式完工對外開放。“我們對石山生態美食街七家農家樂進行外立面改造,展現火山地區的獨特地域風格,進一步培育綠色餐飲主題,增強市民游客生活品質和舒適度,提升石山旅游消費品位。”石山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與此同時,石山鎮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推行“企業+農戶”的管理模式,打造一批火山風情民宿。如今的石山旅游公共服務設施齊全,除了特色民宿和農家樂,還有火山口咖啡屋、石斛產品專營店等配套設施。“我們創新推出‘農夫集市’,每周定期舉辦,讓市民游客不僅可以住宿,還可以娛樂休閑、采購農特產品。”“海南有個家”民宿負責人黃妹說,如今他們有客房238間,節假日期間,民宿幾乎每天爆滿。
干凈的“海南有個家”民宿。記者 石中華 攝
從“農家樂”到豐富“深度游”
在火山口公園附近,有個國風味十足的網紅“打卡”點——五色共享書院。每到周末,不少孩子身著國學服,在老師的指導下,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據介紹,五色共享書院是以海口火山口公園為依托,整合景區文化旅游資源,共同打造的一個集青少年兒童“第二課堂”培訓、親子活動、中小學研學、教育系統研修和團建為核心的營地式書院。
“孩子在這里可以親近自然、觀察自然。此外,我們十分注重紅色教育,激發孩子的愛國主義情懷,讓紅色精神薪火相傳。”五色共享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里還是孩子學習傳統文化的好地方,石山八音等本土文化在此得到展示和傳承。
五色共享書院是石山鎮豐富“深度游”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石山鎮積極發展火山特色農業觀光主題游,如今已建成火山石斛園、農馨火山南藥科技產業園、神嶺牛大力共享農莊等一批農業互聯網生產示范基地,形成石斛、牛大力等農產品主題休閑農莊。同時,海南勝嶸生物科技石斛產業園通過石斛種植、種苗培育、產品研發,打造組培、育苗、種植、生產、深加工、銷售、科研、科普教育火山石斛特色產業鏈,實現產學研融合發展。
雕刻師創作火山巖石雕。記者 石中華 攝
此外,石山鎮圍繞石山現有農業產業,發展石斛面膜、石斛茶等農產衍生品,把石山黑豆、石山壅羊、火山石斛、火山口咖啡等特色地理商標轉化為品牌優勢,擦亮石山特色農業產品金字招牌,豐富石山旅游產品內容。
創作精美的火山巖石雕。記者 石中華 攝
如今,秀英區石山鎮已經初步形成層次豐富、內涵深厚的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產品體系,實現從內容相對簡單的農家樂、采摘游,到生活體驗、康養度假、民俗文化、研學教育等內容豐富的“深度游”轉變。
火山石斛園內花開正艷。記者 石中華 攝
繼續推動鄉村旅游提質增效
旗袍、漢服、唐裝、民國服飾……9月初,2021海口秀英區第二屆火山文化節之“探尋千姿百態古村落 親子打卡絕美古風地主題活動”走進石山鎮三卿村。參加活動的家庭成員身著不同風格的古風服飾,在三卿村的房前、巷道“打卡”拍照。“這里少有現代化物品,拍得每張照片都像‘穿越’了,帶孩子近距離感受了古老火山文化。”市民劉女士說。
石山鎮擁有得天獨厚的人文資源,目前保存完好的古村落80多個,漫步石山鎮古村,走在火山石屋檐底下,穿梭在一條條互相交錯的巷子里,有種說不出的古老韻味。據介紹,該鎮大力傳承深厚的火山文化,深入挖掘火山傳統八音、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歷史、水缸文化、山歌文化、婚慶文化、鄉賢文化,建成中國村莊家訓家風施茶館,將良好的風俗習慣和家訓家風等價值觀念作為維系鄉村穩定、推動鄉村發展的重要力量。
農戶在芽苗菜基地生產區工作。記者 石中華 攝
基地長勢喜人的芽苗菜。記者 石中華 攝
石山鎮對美社村、三卿村等傳統古村落進行保護與開發,打造別樣石山,留住鄉愁。借助文化的力量,讓鄉村旅游更具內涵,讓鄉村振興走得更實更遠,走得更有品位更有價值。如今,通過對本土文化的合理保護與開發,石山鎮不僅滿足了當地群眾文化需求,更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來游玩“打卡”。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秀英區石山鎮搭建人才培養平臺,借助石山互聯網農業小鎮青年創業中心、院士工作站平臺,依托施茶村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培養了王杰、吳多存等一批懂技術、會經營、以農民為職業的本地新型農村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同時,石山鎮注重鄉村旅游人才培養,盤活鄉村閑置資產,在解決游客到鄉村游玩時吃住問題的同時,吸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促進村集體和村民“雙增收”,進而推動鄉村旅游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秀英區石山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入挖掘火山旅游文化,突出火山風情特色,不斷提高村民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將石山打造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標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