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
珍稀物種紛紛落戶
天氣漸涼,又到了候鳥往南飛的季節。
三江灣,昔日連片魚塘已變成綠洲,新栽種的紅樹林里,個高脖長的大白鷺、身材修長的鳥界“超模”黑翅長腳鷸、穿著一身“豹紋衫”的金斑鸻等十多種水鳥穿梭其間,追逐嬉戲、歡快覓食。走進灘涂地、水溝邊,能看到紅樹林叢中橫行的螃蟹,跳躍著的彈涂魚……一幅幅靈動的自然畫卷呈現眼前,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生態修復漸顯成效。
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是公認的組成元素最豐富、生產能力最強的生態系統之一,包括海河、灘涂、鳥獸、魚蝦、微生物等。紅樹林濕地的主角——紅樹植物,更是植物界少有的團結力強大的類群。在東寨港,成千上萬的紅樹,在咸淡水交匯的灘涂上,肩并肩站成綿延無邊的林墻,抵擋風浪對海岸的侵襲,為生物和人類守護一片靜謐的港灣。
東寨港紅樹林生長良好,構筑起穩定的生態系統,吸引了不少珍稀物種落戶。2020年,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的第七次鳥類同步調查中,3只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現身東寨港周邊水塘,黑臉琵鷺數量達到近年最高。
好消息接踵而至。今年6月-7月對東寨港海草資源調查中,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海草新品種——小喜鹽草。至此,東寨港保護區內,海草種類增至4種。“新海草品種的出現,標志著東寨港紅樹林水質越來越好,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生態修復成效明顯?!睎|寨港保護區管理局林業工程師馮爾輝告訴記者,東寨港海草面積呈逐年增多趨勢。
據了解,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337.6公頃范圍內,分布著36種紅樹林植物,棲息著115種軟體動物、160種魚類、70多種蟹類、40多種蝦類和217種鳥類。
白鷺在新栽種的紅樹中覓食。記者 康登淋 攝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