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深化“放管服”改革,讓企業“找得到人、辦得了事”
用心施策“破難題”優化環境“促發展”
營商環境是一個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是企業發展、創新創業的豐厚土壤。今年以來,海口各級各部門深化“放管服”改革,全方位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企業節省時間和成本,讓企業“找得到人、辦得了事”。
貼心服務解難題
“此前我們在其他城市注冊一家外資公司和申請工作簽證花了3個月都沒辦好,現在在復興城產業園,只花了不到一周時間就完成了。”巴西人歐力去年8月在復興城產業園創辦了海南未來者科技有限公司。他說,企業的這一良好體驗得益于園區設立的“復興城產業園一站式服務窗口”。
“作為互聯網龍頭企業、網紅經濟類企業集聚園區,我們在龍華區政府服務中心設立了‘復興城產業園一站式服務窗口’,提供園區政策咨詢服務。”復興城產業園運營部負責人周博介紹,服務窗口安排園區一名招商人員和一名運營人員值班,對前來咨詢問題的給予細致解答。同時,該園區還通過人才認定、落戶咨詢等一系列服務,不斷提升人才管理服務水平,讓人才真正實現“引得來、留得住”。
解決企業痛點,幫助企業更好發展的還有海口綜保區。“園區得知我們的建設項目需要修建防空地下室時,積極想辦法尋方案,最終解決了難題。”位于海口綜保區內的嘉里物流(海南)有限公司負責人說,海口綜保區以問題為導向,實地解決企業難題,推動項目建設提速。
創新機制減負擔
“由于海口電動汽車日益增多,充電樁建設數量也在逐漸增多。針對充電樁建設企業提出的問題,我們正第一時間思考解決。”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滿足我市充電樁建設企業的合理需求,該委在認真聽取企業意見的基礎上,不斷查擺過程,給出解決方案。
據悉,按照《海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驗收暫行辦法》,企業需自行委托符合資質要求的第三方機構進行現場檢查。“這樣操作下來,無疑增加了我們的經營成本。”海口一充電樁企業負責人符海洲說。
為此,市發改委及時將關于充電基礎設施驗收工作反映問題上報省發改委,同時積極協調企業,做好溝通解釋,并提請省發改委研究出臺規范合理的指導性驗收管理辦法,減輕企業負擔。如今,我市充電樁驗收工作采取了聯合驗收的形式,有力減輕了企業負擔。
與此同時,為破解全市工商用戶燃氣泄漏報警器到期未檢問題,市應急管理局也在“下功夫”,為全市個體工商戶安全經營保駕護航。
“近期,市安委會發現的全市457戶工商用戶燃氣泄漏報警器到期未檢測問題,若不及時解決,會造成安全隱患。”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該局立即聯動市市政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及各區政府加強管理,并讓海南民生燃氣有限公司加大技術服務保障,為每戶工商用戶提供協助。
經過溝通協調,僅用了7天時間,該局就完成全市457戶工商用戶1220個燃氣報警器的檢測工作,有效防范工商用戶發生燃氣泄漏中毒、遇火種爆炸等事故。
如今,無論是小微企業,還是大中型企業,在海口辦事只會更加便利。這背后離不開海口各級各部門的用心施策,離不開海口在優化營商環境、兌現落實政策、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方面的用情服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