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消費新場景,拓展消費新空間,發展消費新經濟——
海口灣片區:城市文化新地標呼之欲出
迷人的海口之夜,市民游客近日在海口灣漫步感受椰城夜間魅力。 記者 王程龍 攝
夜幕降臨,夜生活漸漸拉開序幕。在海口灣片區,你可以在星空屋吃一頓精致瓊菜,去感受沉浸式數字光影,看一場高品質話劇……隨著海口灣暢通工程龍華示范段建成,從長堤路到騎樓老街、海口灣演藝中心再到外灘酒吧街,從海口灣街頭藝人表演到燈光秀,海口將旅游與文化、商業深度融合,積極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拓展文旅消費新空間、發展文旅消費新經濟,海口灣片區正成為城市文化新地標,為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注入活力。
演藝集聚 提升城市品質
熱力四射的舞臺、風格多變的藝人、旖旎的海灣風光……國慶節前夕,以“歡樂迎國慶·暢享海口灣”為主題的2021年海口市龍華區海口灣街頭藝人評選活動再次啟動,為市民游客獻上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饕餮盛宴。
作為備受群眾歡迎和喜愛的主題活動,海口灣街頭藝人評選活動已先后舉辦五場,數十組優秀的街頭藝人通過評選,獲得備案資格,成為有資格在海口灣指定區域表演的街頭藝人。他們以“排班上崗”的方式,走上街頭進行表演,為市民帶來精彩的節目。
“政府對街頭藝人進行規范管理,讓我們有了展示才藝的平臺,我們也將奉獻給市民游客正能量的演出,豐富市民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街頭藝人陳楓經常在海口灣演唱,收獲了一大批粉絲。
引導街頭藝人持證上崗,讓游客看到海口對新興文化的寬容和友善。據了解,龍華區對臨時演藝活動制定了“一控” “三定” “九不”的管理辦法。“一控”即演出時音量要控制在60分貝以內;“三定”即定人員(持有備案單)、定時段(18:00到22:00)、定地段(備案區域)進行固定管理;“九不”即包括不傳播法律法規禁止的內容等九個方面。
近日,在海口外灘紳士音樂餐吧,市民游客坐在富有情調的外場,品味精致的餐點。 記者 王程龍 攝
優化服務 掘金夜間經濟
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進一步帶動“夜經濟”升溫。在海口灣片區,文化為旅游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內容,旅游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載體,而商業的加入,進一步豐富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呈現形式,正在發揮出“1+1+1>3”的效果。
每天隨著世紀大橋亮燈,海口灣外灘酒吧一條街也漸漸熱鬧起來。憑借旖旎的夜景和多樣的街頭藝人演出,這里的餐廳成為許多市民游客“打卡”地。
在海口外灘紳士音樂餐吧,市民游客坐在富有情調的外場,一邊品著精致的餐點,一邊觀賞夜景,別有一番情趣。“國慶期間,客流量比平時增加了兩倍多,假期首日達到高峰期,國慶節當天晚上排位有40多桌。”海口外灘紳士音樂餐吧負責人王孔介紹,針對假期,該餐廳提前進行線上引流,推出系列促銷活動,并舉行吉他彈唱等演出,讓客人在優美的音樂中享用美食。
同在海口灣外灘酒吧一條街的外灘一號音樂餐吧外場,一個個透明的“星空屋”內,精致的瓊菜和各式美食熱氣升騰,客人們盡情享受相聚好時光。
“我們希望用美食美景間的更好體驗,吸引全國各地游客來體驗海口美食。”外灘一號音樂餐吧總經理黃捷介紹,近年來,海口夜經濟發展迅速,尤其是海口灣暢通工程龍華示范段完工后,酒吧街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商家也不斷豐富產品并提升服務。
高雅劇目上演 群眾生活日漸豐富
萬綠園旁,一棟典雅的白色環形建筑坐落在椰林間,過去,它是承載著許多文化記憶的海口市人民大會堂,伴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其因老舊已不能滿足各類演出的需要。2019年,經過升級改造,它變身為海口全新的文藝打卡地——海口灣演藝中心。
“白龍馬,蹄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三徒弟,西天取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里……”國慶期間,精彩的精品兒童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在海口灣演藝中心上演多場,當熟悉的旋律響起,全場觀眾報以熱烈掌聲。
“現在海口有越來越多經典、高質量的劇目了,我們家長和孩子們都很喜歡。”市民韋斯寧感嘆,幾年前,海口還沒有高品質的劇目演出,都要到外地才能看到,現在看演出基本不用往外地跑了。他們一家已經成了海口灣演藝中心的“常客”,觀看各類演出已成為她及家人的一項重要的娛樂內容。
目前海口灣演藝中心不僅能滿足歌舞、話劇、戲曲、音樂劇、兒童劇的演出需要,也能兼顧交響音樂會、器樂獨奏或重奏音樂會等多種演出的需要。各類高規格精彩演出在這里輪番上演,充分滿足了市民游客精神文化需求。
9月20日晚,“花朝月夕”中秋國風主題專場演出在海口騎樓老街舉行,市民游客置身其中,感受文旅融合魅力。 記者 王程龍 攝
騎樓老街業態調整 百年老街綻放光彩
在海口灣街頭藝人贏得陣陣喝彩,海口灣演藝中心內上演視聽盛宴的同時,海口灣片區另一側的鐘樓在歷史文化與現代光影藝術的交融中,向人們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浪漫故事……每逢節假日,《光景·鐘樓》光影秀以海口本地文化為底色,構建了一個沉浸式5D光影的“情感交互場”,講述海口故事,目前鐘樓已經成為一個文化“網紅”打卡地,備受市民游客好評。
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體”。海口在歷史文化資源的活化創新上下功夫,打造城市新記憶,讓觀光游覽變得更有看頭、更有聽頭、更有玩頭。
栩栩如生的雕塑展現昔日繁華,百年前的商號至今保留,傳統白色搭配外廊式的建筑流露著巴洛克的味道……走進騎樓老街中山路,一排排白色建筑在旖旎的燈光中別有風情。不久前,一場“花朝月夕”中秋國風主題專場晚會在騎樓老街舉辦,創新的舞臺形式、夢幻炫目的燈光、韻味十足的節目表演,歷史與時尚在此交匯,騎樓老街搖身一變,成為展示國風魅力的秀場。
這樣的場景,如今在騎樓老街經常上演。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騎樓老街通過多姿多彩的民俗展示,豐富旅游市場供給,提升游客的文化體驗感。同時,龍華區積極調整業態,提升“圈粉力”,致力將騎樓老街打造成為集城市歷史文化展示、旅游觀光、特色消費為一體的歷史文化旅游街區。目前騎樓老街聚集了文創、輕食、民宿等業態,其中不少已成為游客的網紅打卡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